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央行最新金融数据呈现了经济持续企稳向好迹象

2017-01-18 09:49:00

 

来源:

央行最新金融数据呈现了经济持续企稳向好迹象,这是在全球范围经济金融依然疲软状态下取得的,但我们面对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来不得半点松懈。且不说“房贷独大”危险并未从根本上消除,更要高度警觉防止世界经济持续萧条促发我国经济与金融的波动。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释放了一些积极变化的信号:2016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7.8万亿,比上年增加了2.4万亿。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2.44万亿,同比多增1.17万亿。2016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3万亿,新增贷款10400亿。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55.01万亿,同比增长11.3%;狭义货币(M1)余额48.66万亿,同比增长21.4%。

从总体看,央行最新金融数据呈现了经济持续企稳向好迹象。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首先,2016年1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超预期大幅回升,预示银行信贷注重支持实体经济。数据显示,2016年12月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为6954亿,远高于此前11月的2018亿和10月的728亿,呈现显著回升态势。这意味着在经济缓中趋稳的背景下,融资需求正在回升,实体投资意愿有所改善,中国整体经济确实显著好于市场预期。同时,这亦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的确在不断加大,部分资金“脱实向虚”的情况逐渐得到扭转,企业经营活力和投资意愿有所增强。

其次,M1与M2剪刀差持续收窄,企业和民间投资热情有所回升。2016年12月末,M1同比增长21.4%,增速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M2同比增长11.3%,两者的剪刀差收窄至10.1%。而在半年前的2016年7月,M1与M2剪刀差曾达到15.2%,引发市场各方高度关注。两者扩大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部分企业持币观望、投资意愿不足,甚至资金“脱实向虚”等。而目前M1与M2剪刀差连续5个月收窄,表明随着地产销售持续降温、金融去杠杆防风险政策效果的显现,以及商品价格上涨等,企业效益已逐渐改善,补库存与投资实体意愿都在增强。

再次,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的回落表明“房贷独大”局面正在改观。在2016年12月的新增信贷中,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约4200亿,尽管同比依然新增近1300亿,但环比少增逾1400亿。尤其12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占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例为4成,较此前占比超过7成的情况有了较大幅度下降。这既意味着沿海地区主要城市房地产限购政策效果逐渐显现,房地产市场逐步降温,以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量因而随之下滑,这是最值得庆贺的转变。这标志着我国多年来以房地产为核心的银行信贷格局正在向其他方向转化,大有利于房地产去库存和挤泡沫。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因这些积极变化而沾沾自喜,更不能被部分向好数据一叶障目,要看到当前金融经济领域困难和问题较多;央行最新金融数据只是金融经济向好迹象的一个方面,在这些数据背后仍隐藏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这让我们还无法消除对金融经济另一种走向的担忧,这理该引起金融业界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比如,要防止银行业信贷经营行为“矫枉过正”,也就是要克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倾向。就我国当前银行经营理念和信贷趋势而言,也已暴露出了一些端倪,比如部分银行机构在房地产信贷控紧之后累积的资金投向成了问题,或干脆全面停止对房地产信贷,将信贷兴趣全面转向政府PPP和政府基建项目,使房地产信贷陡然巨幅下降,进而使房地产有陷入“硬着陆”之风险;并且又有可能使政府主导的一些融资平台“复活”,进而抬高政府债务风险。同时,一些银行机构担心小微企业触发风险,对小微企业信贷失去了兴趣,中小微实体经济难以获得有效信贷支持,这有可能直接影响“双创”战略的推进,进而难以形成资金“脱虚向实”良好氛围,金融资金有重回“脱实向虚”之忧。央行数据显示,2016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及未贴现承兑票据3项总和超过7300亿,创下2014年1月以来新高。这些表外融资的意外增长大都与基建PPP发力、房企融资转表外以及MPA考核等有关。

另外,更需要防止银行对房地产信贷的留恋,不能让房地产信贷行为走“回头路”。目前的数据结构变化只说明当下的银行房地产信贷已到了一个拐点,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可能银行方面或心中无数,或依然还沉浸在过去房地产高增长带来的业绩虚幻的光环里。看央行数据,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65万亿,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33万亿,房贷占比超过五成。可见,“房贷独大”危险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如果房地产转暖或监管部门稍有放松,加之信贷资产荒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银行信贷就有重走老路之虞,这绝非危言耸听。更何况,还需保持高度警觉,严防世界经济持续萧条促发我国经济与金融的波动,进而动摇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信心。

在全球范围内经济金融依然疲软状态下,我国金融能有今天的稳定局面委实不易,但我们面对着太多的不稳定因素,来不得半点松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