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中国代购热情骤降 大洋洲的乳企业绩都在看中国市场“脸色”

2017-01-13 15:45:00

 

来源:

近期三家律所对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奶粉贝拉米提起诉讼,称其在中国市场面临巨大危机,业绩大幅下滑、库存积压达1.1亿澳元。而该公司于本周三宣告复牌并决定调整业绩预期。分析称,中国代购热情降低直接推高其库存,大洋洲的乳企业绩很大程度都在看中国市场“脸色”。

“史上最严奶粉新政”让进口奶粉赚钱变得不易,其中澳大利亚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贝拉米所受影响颇为突出。该品牌奶粉此前备受中国消费者青睐,其借由代购等多种渠道进入中国市场。

贝拉米调整业绩预期

该公司负责人此前对外表示,尽管在中国“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达到了9300万美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一倍多,但还是“低于预期”。

据悉,贝拉米日前已向市场承认,婴幼儿配方奶粉需求不及预期,给公司收入与盈利水平带来影响,造成库存累积、原材料过剩、供应商货款短少。“作为应对,公司决定修改与恒天然的关键供应合同,实施减产,并加强库存管理。董事会同时启动成本管理计划,将全面减少不必要支出。”其表示。

鉴于最新评估结果,贝拉米决定调整业绩预期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半年内销售额预计在1.15亿~1.2亿澳元之间,2017财年(截至今年6月底)营业额预计在2.2亿~2.4亿澳元。而在去年10月盈利预警前,市场分析师曾预计贝拉米2017财年收入可增长45%至3.76亿澳元。

据悉,由于销售额疲软而供应链条冗长,贝拉米估计截至去年底库存额约为1.05亿~1.1亿澳元,成品占比约75%。

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双十一销量只是表象,一方面倾销导致利润走低,另一方面还存在一定比例的退货率,而且囤积奶粉这种刚需食品会导致消费者短期内不再重复消费。”其分析认为,中国代购对该品牌的热情骤降是其销售额低于预期的一大原因。

乳业专家宋亮表示,各大跨境购电商的确在减少对贝拉米产品的推广。

“代购并不会有品牌忠诚度,永远都在追逐消费者更青睐、利润更高的产品。而且中国市场对进口奶粉的热情本来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前贝拉米曾一度出现供应不足,而转投其他奶粉品牌的消费者很可能不再回头。现在爱他美、A2等品牌在跨境购、代购渠道都颇为走红。”一位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婴幼儿奶粉的消费者也在一批批更换,新手父母更有可能接受当下的新晋“网红”款奶粉。

焦点

中国市场成争夺焦点

实际上,全球最大乳品出口巨头——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其业绩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指望”中国市场的表现。去年恒天然对外宣布,该公司2015~2016财年净利润为8.34亿新西兰元(约合6.14亿美元),比上一财年增长65%。

其年报显示,中国依旧是国际乳制品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2015~2016财年,中国市场需求增长27%。恒天然称,将继续加强在中国地区的牧场建设。预计2016~2017财年,恒天然旗下中国牧场产奶量将比上一财年增长40%。

“2015年恒天然多次裁员的时候,也将环境艰难的原因直指国际乳品市场疲软,尤其是中国需求的回落。”上述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当时因欧洲、北美都增加了牛奶产量,国际乳制品价格被一路压低,而新西兰乳企则遭遇中国市场需求回落、被其他奶源地“围剿”的窘况。相比其他海外市场的疲软,恒天然格外看重中国奶粉市场增速放缓这一势头。“包括新西兰奶农在内的不少奶源地奶农,都已经认识到当地乳业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市场,其中不少对此持谨慎态度。”其表示。

同样不敢放松的还有中国本土奶农。

“面对国际大包粉的低价倾销诱惑,政策、乳企仍应支持和保护本土奶源健康发展,一旦我们自己的上游供应被破坏,国际奶价到时就可掐住中国市场脖子了。”有业内人士坦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