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只是“寡头的盛宴”?海航系成为新三板最大的家族之一
12月15日,首航直升宣布完成规模为32亿元的定增,这不仅是2016年以来,新三板规模最大的一笔融资,也意味着“海航系”2016年在新三板的融资规模突破120亿元。作为拥有1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海航系”,业已成为新三板最大的家族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据全国股转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到2016年12月15日,新三板2406家挂牌公司共计发行股票221.67亿股,募集资金1052.95亿元。而“海航系”超过125亿元的融资中,增发融资额接近90亿元。在被外界认为是融资寒冬的2016年,“海航系”依旧能够豪取定增份额,是企业背靠大树好乘凉,还是新三板融资只是“寡头的盛宴”?
海航系新三板企业融资规模超125亿元
12月15日,首航直升披露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称,以2.00元/股价格发行16.00亿股,募集资金32.00亿元。公告称,本次发行后,海航航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都航空有限公司、上海金鹿公务航空有限公司这3家新增股东和海航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旅游发展基金(有限合伙)均为海航集团控制的企业,海航集团的实际控制人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因此,首航直升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仍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该笔融资是2016年年内新三板最大规模的定增融资,定增完成后新三板上“海航系”公司定增融资规模已经接近90亿元,近乎占到新三板年内融资规模的十分之一 。
除了首航直升以外,“海航系”还有包括联讯证券、易建科技、海航冷链、新生飞翔、航海期货、皖江金租、一卡通、天津华宇、至精船管、喜乐航、华之旅。中国网财经记者查阅相关公告发现,其中除海航冷链、致精船管、喜乐航、华之旅4家公司外,其余8家公司在2016年均发生融资或目前已发布股票发行方案。
上述公司中,易建科技融资规模仅次于刚刚完成融资的首航直升,该公司以首轮定增30亿元抢足了新三板今年8月份融资的戏份,易建科技表示,这30亿元融资主要用于“免税易购”海南免税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等五个项目。
另外,提供航机媒体、机上销售、大客户零售等服务的新生飞翔融资8.77亿元;跨境电商服务、航空地面服务提供商天津华宇融资1.08亿元;海航集团旗下物业管理公司一卡通融资规模较小,已完成的90万元融资由关联方海南海岛欧铂保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认购,同时,一卡通于12月14日,发布股票发行方案,计划募资1440.00万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
除以上公司外,“海航系”新三板金融布局的联讯证券、皖江金租、海航期货三家公司也分别通过债券、发行股票等方式进行融资。
其中,新三板做市明星股联讯证券通过发行公司债券融资10亿元;皖江金租通过发行两次金融债券分别募资6亿元和10亿元,还通过资产证券化募资13.75亿元,另外,皖江金租一笔19.52亿元的定增还在认购确认中;海航期货11月份发布股票发行方案,计划募资30亿元。
综上统计,排除计划募资和处于认购阶段的公司,“海航系”2016年共有7家新三板公司完成融资,共计融资125.5亿元,在新三板10000家挂牌企业中真正感到这个市场的融资功能。
融资只是“寡头的盛宴”? 券商更看重项目安全性
除了“海航系”以外,新三板还有不少产业资本的明星,包括阿里、腾讯、复星以及其他多家A股上市公司,这些产业资本旗下的新三板公司都是融资市场的宠儿。
从单家机构或企业参与定增规模看,华谊兄弟、海航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参与了英雄互娱和易建科技的19亿元和30亿元的定增,并排在定增规模第一梯队。
另外,“阿里系”旗下的恒大淘宝、雷讯网络、灵犀金融,“腾讯系”旗下的好买财富、上海寰创等公司在2016年均轻松新三板上完成融资。
截至12月19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10000家,而今年发行股票募资的企业超过2400家,呈现明显的 “二八行情”。而在增发公司内部“二八行情”同样明显,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19日,新三板增发募资规模过亿元的企业共有186家,而这些企业不少都是来自各大产业资本“寡头”旗下。
新三板真的承担起中小企业融资的任务了吗?
对此,九泰基金产业投资部总经理郑立昌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质量差异比较大,有非常优质、具有良好创新能力的新兴行业龙头,也有传统行业里质地较差、竞争力较弱的弱势者。而新三板投资者门槛较高,这导致新三板投资者在遴选被投资企业时能保持较好的理性,能更好识别被投资企业。所以会出现部分企业融资较容易,而又有相当多企业融资难的情况。
另有知名券商做市业务部负责人对中国网财经记者称,融资的“二八行情”是市场资源合理调配的正常现象,企业只有把自身业务做精做强,才能吸引更多资金的关注。
“哪怕赚的少,也比冒着极大风险去给质地一般的企业做定增要强,”某中信系券商新三板定增业务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说:“去年定增行情火热,主要因为企业数量相关较少,机构都在疯狂抢购企业原始股,寻求价值洼地;而今年新三板企业数量急剧膨胀,寻找有背景的项目,多数都是出于安全性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