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年代步车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老年代步车乱象丛生背后是监管空白的尴尬。本报日前连续多日对老年代步车行业乱象进行报道,引发广泛关注。出行市场上,老年代步车需求愈发强烈,但供给端无行业标准、超低的准入门槛以及事故发生后无人监管的行业现象正在阻碍着老年代步车向前发展。
无人监管
老年代步车监管属于哪个职能部门监管仍没有答案。某电动自行车专卖店店主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前只有交警一度不让老年代步车上路,其他部门并不参与监管。“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监管部门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上路的老年代步车越来越多,交警管理也有心无力”。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缺失相关规定,导致老年代步车的监管处于空白,各部门都无法参与其中进行管理。北京商报记者就老年代步车的相关问题咨询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该协会表示,无法监管,只能后期出现问题从中调解。据悉,之前消费者协会曾发出过呼吁,希望消费者不要盲目选择和购买老年代步车,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老年消费者勿轻信老年代步车“不用挂牌照、不用考驾照”的虚假宣传,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选择合法交通工具出行,做到不购买、不驾驶、不改装、不乘坐老年代步车。
随后北京商报记者致电工商部门得到的答复是,老年代步车由于没有相关的标准来界定,所以不在国家标准内,只能在经营范围中,由工商局审核后增加经营项。在监管方面,由于相关法规缺失,工商部门也就没有处罚依据,只能对销售的商家劝阻停止销售。交通委相关客服人员则表示,对于老年代步车无法管理,只能进行调解。
事故频发
在道路上行驶,随处可见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老年代步车,一些商家也以老年代步车“不用上牌照,不用考驾照”为噱头来吸引消费者,导致许多对交通规则并不明确的消费者将老年代步车开上路,交通事故时常发生。据公安部统计,目前北京市已存有250多万辆超标电动自行车和30多万辆电动(燃油)三轮车及老年代步车,闯红灯、逆行、非法营运等问题突出,对城市交通秩序和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与危害极大。
有交警曾表示,老年代步车在管理上最大的难点主要是没有相关的法律来规范。老年代步车没有上牌照,车辆的身份没有明确,电动车是一个不准确的称呼,也就是说现有的在路边行驶的很多电动车,已经达到了机动车的标准。但是目前没有相关的、比较明确的法律规范出台,没有法律支撑,在执法的力度上就比较弱。在实际执法当中,违法的成本比较低,执法的成本比较高,有人发生交通事故则会弃车而逃,交警对此也无可奈何。
据报道,仅2011-2013年10月,北京市涉及老年代步车的事故就有757起,伤858人,死亡136人。老年代步车越来越多,生产商追逐利益,监管的空白,后果最终由消费者来承担。此前“3·15晚会”上,央视专程对老年代步车市场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在节目中指出,这种车辆大多由手工拼装,采用三轮摩托车发动机,材料粗制滥造,安全监测没有任何标准,且生产企业并不具备车辆生产许可证,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三无产品”。
乱象丛生
虽然没有相关规定,但在供需两旺的市场条件下,老年代步车很难取缔。游走监管空白下的老年代步车,处于“无人管”的状态,也滋生了品牌混乱、仿大牌、难上保险、销售混乱等多个乱象。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老年代步车市场品牌繁杂,上百个老年代步车品牌混战于市场,产品价格参差不齐,从5000-4万元不等,市场基本无定价标准,消费者眼花缭乱。没有相关定价标准,各商家自主定价,价格体系混乱,使得消费者对市场情况了解不明,全靠销售人员进行讲解。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代步车的售后也成了大问题,出厂后厂家成了“撒手掌柜”,所有售后均由销售店铺承担。
继傍大牌、杂牌混战、“零售后”等乱象之后,老年代步车销售渠道混乱走到了聚光灯下。市场上的老年代步车并没有专门售卖的店铺,只能依托于电动自行车等店铺进行售卖,其中不乏知名电动自行车品牌专卖店公开违规售卖杂牌老年代步车,另外仍有电动车维修处也在进行老年代步车的销售。由于没有固定的渠道销售,加上没有政策支持上路,老年代步车的保险问题也凸显出来。消费者不能参与相关保险进行投保,违规上路行驶,使得发生事故后面临巨额赔偿,无力承担。有专家表示,老年代步车市场乱象归结于监管处于空白,许多商家看到有利可图,又可以钻监管漏洞,因此都想来分一杯羹。全部取缔是不现实的,只能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使老年代步车行业趋于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