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资本市场需适应举牌3.0时代游戏规则

2016-11-29 16:29:00

 

来源:

短短三年,从安邦集团到宝能系,从恒大地产到阳光保险,资本市场中的举牌者们势如破竹地向诸多上市公司伸出资本触角。

如今,举牌潮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市场行为,其发生的主客观原因也并不难于理解。

一方面,实体收益下滑导致的资产荒,诱使资金回流场内,而银行、保险资金也在其中寻求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资管产品、结构化债券等杠杆工具的创新,为举牌人的举牌行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同时,业已完成的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全流通,以及A股市场相比曾经更为活跃的日成交额,更让举牌人在二级市场的公开吸筹成为可能。

举牌方式演变

由于现阶段的举牌方式表现为对各类资管产品、金融工具的灵活运用,因而如今的举牌行为,也多发自于擅长运用各类工具的险资、PE等金融资本。

然而,举牌者们的攻城略地并非一帆风顺,原股东、董事会及管理层就公司控制权上呈现出的矛盾与冲突,也成为当下举牌潮的另一侧影。

如此现象所反映出的,恰恰也是在金融脱媒提速大背景下,市场机制、以及被举牌公司在理解、应对当前资本创新对举牌行为的投射时所存在的滞后性问题。

事实上,早在1993年,深宝安举牌延中实业所引发的“宝延风波”,就已奏响了国内资本市场举牌行为的序曲。

在股权分置改革以前,A股的举牌事件乏善可陈,东方证券一份报告显示,1993年至2005年的12年期间,A股市场出现的举牌案例仅有28起。

举牌案例的稀缺,无法为上市公司原大股东如何防御提供有效参照;制度供给层面,彼时A股市场设立初衷更多立足于国企改革,也并未对如今的市场化收购、防御机制进行预设。

这个举牌1.0时代更加具有草莽色彩——股东们对持股比例和董事会格局间的关系缺乏预测和理解,创始人或管理层对公司的经营和控制依赖于长久惯性,部分上市公司甚至脱胎于国资改制,无论是MBO(管理层收购)还是在股权层面上获得更大话语权,都要面临更大的观念考验。

然而,股权分置改革的大幕却毫无等待的落地。在“全流通”制度预期下,A股的举牌行为进入了更加频发的2.0时代。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1年至2013年的三年期间,A股的举牌事件呈逐年递增趋势,三年间分别发生19起、23起和53起,累计占比超过国内A股有史以来举牌事件数量的近一半。

但彼时的举牌事件更多体现为资本集团、财富人群对银行股等高分红蓝筹股的财务投资,代表案例正是史玉柱对民生银行的投资,相反涉及控制权、或与原股东层面发生冲突的案例仍然有限。

3.0时代举牌潮涌

2014年以后,随着资管业务和保险机构的混业化趋势加深,加之无风险利率下降对权益类资产带来的普遍利好,让举牌的3.0时代扑面而至。

这一时期的诸多特点,也让举牌行为在3.0时代呈现出爆发式发展态势。

在各类资管产品的创新下,银行资金热衷于为二级市场提供跨业融资,这极大程度放大了举牌人的收购能力;而举牌形式、载体的复杂化,则让信息披露、金融风险等领域的监管承受着更大的挑战。

剧变发生之时,部分被举牌公司的实控人和董事会显然也未能跟上节奏,这既是资本市场长久以来缺乏举牌人现象所带来的危机感缺失所致,同样也和管理者常年专注公司经营,而对外部收购风险的疏忽有关。

可以想象的是,资本市场的举牌3.0时代还将愈演愈烈,对股权结构分散,持股比例不稳定的上市公司实控人及董事会而言,适应这一新时期的游戏规则尤为重要。通过规则的修缮、股权结构的调整,对潜在的野蛮人进行预防,确实是当务之急。

而对于监管者来说,则需要正视买方在举牌上的客观需求,在加强产品式举牌监管的同时,也可考虑进一步推动并购贷款、并购债券等产品供给,以此促进二级市场收购行为的阳光化,降低复杂举牌行为带给信息披露层面的负面影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