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凉茶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近日,虽然加多宝回应裁员停产传闻是被黑的同时也承认裁员是组织架构优化,与汇源停止合作是加多宝自有瓶装工厂已经建成投产,但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凉茶品类已告别了销售规模每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长。
在此大背景下,依旧有很多企业试水凉茶行业,想从中分得一杯羹,其中娃哈哈、旺旺就是二次发力凉茶行业。而包括黄振龙、邓老等在内的本土凉茶企业则回归凉茶本质,主打功效型。
多家企业再次发力凉茶品类
经过多年跑马圈地,国内凉茶市场大部分份额牢牢掌握在加多宝、王老吉两大巨头手中。尽管如此,依旧有许多企业发力凉茶品类。其中,今年3月,同仁堂在成都糖酒会上高调推出同仁堂凉茶,包括娃哈哈、旺旺在内的有些企业甚至是“二进宫”,再次发力凉茶品类。
近日有报道称,娃哈哈推出“降冬燥”概念的凉茶,因包装采用喜庆红色,规格为1.5L的大容量装,因此被认为将锁定竞争激烈的餐饮渠道。此消息信息时报记者也已从娃哈哈内部人士处得到确认。资料显示,娃哈哈旗下曾经有金银花凉茶,在2009年还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赠饮活动。
另一个“二次发力”的企业是旺旺集团,有消息称,旺旺在8月推出新品“哎呦穿心凉”凉草茶,走小清新路线,但被业内指出包装创意模仿可口可乐。据了解,旺旺曾于2012年推出第一款凉草茶产品——老翁凉茶。
出品方面,凉茶行业迎来低/无糖趋势。今年3月初,旺旺推出新口味和新包装的老翁凉草茶,主打低糖;11月7日,王老吉也推出无糖、低糖凉茶新品。广州本土凉茶品牌邓老凉茶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未来打算主推邓老低/无糖凉茶。
虽然众多企业进入凉茶行业,但食品饮料战略定位专家徐雄俊认为,短期内“二元竞争”格局不会有很大改变,王老吉、加多宝双方各有优势,其他品牌几乎没有机会撼动。
本土凉茶回归本质主打“功效牌”
广东是凉茶的发源地,也汇聚众多区域性凉茶品牌。多家广州本土凉茶企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旗下凉茶产品将回归凉茶本质,主打“功效牌”。
在铺租上涨快速的大背景下,广州黄振龙凉茶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富强坦言,今年黄振龙凉茶铺比之前发展速度放慢,旗下包装型凉茶销售额近年来也增长缓慢。但他依旧认为,凉茶品类是有消费支持力的行业,今年旗下新推了金银花凉茶。他表示,未来旗下产品将囊括凉茶、龟苓膏、大米等健康养生类食品,不再做快消品。
2015年上半年诞生的广州本土凉茶新品牌——泓景堂金银花植物混合饮料,推出之时定位为解渴消暑、调整脾胃,打“功效牌”,日前其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路线不变。与此同时,记者从邓老凉茶了解到,除了主推邓老低/无糖凉茶外,其旗下凉茶铺今年推出强效茶(半成品),都是主打传统凉茶功效型。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指出,凉茶行业经历了十年的跑马圈地的外延式增长,现在变成区域精耕模式。
凉茶进入缓慢发展期
前景仍看好
北京圣雄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武向记者表示,目前凉茶行业处于成熟期向衰退期过渡,“今年同仁堂凉茶虽然声势浩大,但市场表现不佳,被行业诟病市场销售额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另外,凉茶领导者加多宝也爆出了裁员和代工厂停止代工的传闻,从侧面印证了这一点。”他指出,目前市场进入低谷期,市场的高度覆盖已经完成,很难找到新的市场增长点。
邹文武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凉茶行业整体市场规模为420亿元,而2015年为483亿元。凉茶销量已经达不到过去的几何增长,进入了平缓期。数据显示,2009~2012年之间凉茶品类保持了16%~18%的高速增长。而根据尼尔森的数据,2015年凉茶市场的销售总额为114.8亿元,同比下降了5.8%,这是凉茶市场5年内第一次出现下降。
对于今年凉茶行业增速放缓的原因,徐雄俊分析认为,前两年凉茶行业增长速度过快,同时王老吉、加多宝多以广告轰炸扩张,缺乏品牌信息的积累,“品牌大战”使得这两家企业的利润率非常低,加上不正当竞争、资源内耗,伤害了凉茶行业。
因为凉茶有天然健康属性,虽然行业目前发展缓慢,但业内均看好凉茶品类发展潜力。其中徐雄俊和朱丹蓬就都表示,对凉茶行业发展持有乐观态度。
凉茶老化、内斗严重
众多问题亟待解决
对于目前凉茶行业存在的问题,专家们一致认为存在产品老化、内斗严重的问题。加多宝与王老吉耗时4年的“凉茶大战”人尽皆知,最终以加多宝连输19场、赔偿29亿元收尾。包括徐雄俊在内的多名专家呼吁,要停止凉茶行业内战。朱丹蓬则表示,凉茶行业产品创新方面,可扩大原料选用范围,推罗汉果等凉茶,凉茶品类应该更多元化。
邹文武也认为,未来凉茶行业要想实现大的发展,需要进行产品创新,实行差异化。比如加多宝改金罐,王老吉出无糖凉茶,都是在做尝试,“市场方面,可以将凉茶文化输出到海外,在海外建立中国饮料市场,像可乐可乐、百事可乐走出美国一样,中国凉茶的生命周期可以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