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平台盈利难题如鲠在喉 映客推巨额广告套餐
近日,网上曝光了一份知名直播平台映客的商务合作报价单,共有三类,起步价最低是600万元,最高达2000万元,合作方式是通过硬广、软广、直播、社交媒体等形式帮助营销。
映客推出巨额广告套餐,一方面是想充分利用自身累积的流量资源,另一方面是迫于政策、资本压力,亟需提高自我造血能力,以免提前淘汰出局。
今年1月,映客的估值仅为3.78亿元。随后资本蜂拥直播领域,映客估值急速蹿升,短短8个月后已飙涨至70亿元。然而,高估值的背后,却面临盈利尴尬。
去年,映客营收仅为3048.36万元,净利不到200万元,仅为167.28亿元,与现阶段70亿元的高估值有着天壤之别。这迫使映客加快盈利步伐,商务合作便是盈利的重要举措。
不只是映客,其他直播平台也在探索商业化,提高自我造血能力。因为政策影响下,资本态度有所转变,直播平台需要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否则最终只能面临淘汰。
最近两年,直播行业增长迅猛。截至今年6月,广义上的直播平台已超过500家,网络直播用户规模高达3亿2500万。但与此同时,低俗、色情、暴力等充斥该领域,最终引来监管部门的大力整顿。
9月9日,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未持有视听证的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秀场直播、新闻综艺等。
广电总局的介入,迅速令火热的直播降温,并有可能引发新一轮洗牌。在上述政策发布后,资本市场便陷入沉默,显然对直播的态度变得更为谨慎理性。
政策监管风险给直播平台造成致命一击,很多直播已濒临破产倒闭。在政策没有松绑前,恐怕直播的前景不会太好,绝大多数平台将陷入生死两难的境地。
不过,即便没有政策风险,直播领域的洗牌也在所难免。因为直播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急速增长的运营成本,包括带宽、明星主播等的巨额投入。
另外,直播平台的商业模式同质化日趋严重,要么是“打赏”方式,要么是“广告”模式。趋于雷同的商业模式,进一步加剧了直播的同质化竞争,且越来越难以维持高昂的运营成本。所以,映客能否从中突围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