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的明显标志是土壤生产力下降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讯: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净化能力,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及性状等发生变化,使污染物质的积累过程逐渐占据优势,破坏了土壤的自然生态平衡,并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的明显标志是土壤生产力下降。
凡是进入土壤并影响到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组成物而导致土壤的自然功能失调、土壤质量恶化的物质,统称为土壤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繁多,既有化学污染物也有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和放射污染物等,其中以土壤的化学污染物最为普遍、严重和复杂。按污染物的性质一般可分为四类:即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和病原微生物。
有机污染物。土壤有机污染物主要是化学农药。目前大量使用的化学农药约有50多种,其中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酶类、苯氧羧酸类、苯酚、胺类等。此外,石油、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甲烷、有害微生物等,也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据统计,“九五”期间,我国农业使用农药量每年基本在23万吨左右。目前,中国农药生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但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较低,产品中杀虫剂占70%,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品种占70%,致使大量农药残留,带来严重的土壤污染。
重金属。使用含有重金属的废水进行灌溉是重金属进入土壤的一个重要途径。重金属进入土壤的另一条途径是随大气沉降落入土壤。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铜、锌、铬、镍、钴等。由于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治理都是非常困难的。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2000年,我国对3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检测,其中3.6万公顷土壤重金属超标,超标率达12.1%。
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主要来源于大气层核试验的沉降物,以及原子能和平利用过程中所排放的各种废气、废水和废渣。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质不可避免地随自然沉降、雨水冲刷和废弃物的堆放而污染土壤。土壤一旦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就难自行消除,只能自然衰变为稳定元素,而消除其放射性。放射性元素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病原微生物。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病原菌和病毒等。来源于人畜的粪便及用于灌溉的污水(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特别是医院污水)。人类若直接接触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土壤,可能会对健康带来影响;若食用被土壤污染的蔬菜、水果等则间接受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