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泰勒:Jackson Hole应该讨论如何减少荒诞的货币刺激
正在美国举行的Jackson Hole会议上,有一个重要人物的名字并没有出现在主讲人和讨论嘉宾的名单上:提出泰勒法则的约翰·泰勒。
第一次Jackson Hole会议的举行是在1982年,据说当初堪萨斯联储之所以选择这个位于怀俄明州的大提顿(Grand Teton)国家公园度假区,是因为当时的美联储主席Paul Volcker喜欢飞钓(fly-fishing)。在当时,泰勒是为数不多被邀请的“圈内人”。
泰勒不仅仅与当时的美联储主席熟稔,他还连续担任过1974-1977年福特政府和1977-1981年卡特政府的高级经济学家,以及1989-1993年老布什政府的总统经济顾问和2001-2005年小布什第一任期期间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其经济思想的重要结晶之一:泰勒法则对于美国货币政策乃至全球货币政策都有过深远影响。
泰勒本人曾对于泰勒规则做过通俗易懂的解释:
泰勒法则中有三个变量:通胀率、GDP增长率和利率。如果通胀率上升1%,那利率应相应升高1.5%。如果GDP增长低于其潜在增长率1%,需要降息0.5%。
虽然泰勒法则是在1993年正式提出的,且美联储并没有公开表明会遵循泰勒法则制定政策。但从泰勒一系列的政府“任职”以及在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代实施的美联储政策来看,泰勒思想对美国政策制定者的影响早已有之。而且,泰勒早在七八十年代就研究过:怎样的货币政策可以最有效地降低通胀和经济周期所带来的社会成本。1993年在《Carnegie-Rochester公共政策会议丛书》中成型的泰勒法则仅是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而已。
泰勒曾经提出,2000年开始积累的美国房产泡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联储没有遵循泰勒法则行事造成的。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在当前全球央妈“束手无策”的时候,竟没有被邀请在Jackson Hole发言。个中原因,恐怕各国央行和美联储都心照不宣,只有“大嘴”格罗斯说出了美联储的心声:“泰勒法则必须被仍进历史的垃圾桶。”
美联储也确实是这么做的。根据华尔街见闻智专栏作家周宇计算的结果:
比较当前利率水平和泰勒法则建议的最优利率的偏离程度,在过去30年以来,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从未像今天这般宽松。无论是假设2%的中性实际利率和奥肯系数为2的传统泰勒法则,还是降低奥肯系数至1的修正泰勒法则,甚至是根据Kaplan主席的观点,将中性实际利率调降为0%的激进泰勒法则,均显示当前的政策利率水平需要进一步上调。
虽然此次可能无法在万众瞩目的Jackson Hole听到泰勒的声音,但泰勒还是在自己的金融博客Economics One中努力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
此次我会出席Jackson Hole的会议。这是第三十五届,我可能是全场唯一一个参加个第一届会议的人。虽然大提顿仍是35年前的大提顿,但一切已“物是人非”。周一《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央行的刺激政策越来越荒诞,我也认为确实如此。
1982年召开第一届会议时,沃尔克甚至都没有讲话,全球也不关心他讲不讲,当时只有四个记者在场。而如今全球的央行行长云集如此,会议成了全球瞩目的焦点。
1982年的时候,沃尔克的政策路径非常清晰,所以他没有必要利用Jackson Hole来宣布新的央行干预政策或工具。当时的政策路径是保持物价稳定,控制通胀,促进经济增长,降低失业率。我在1982年的会议上宣读了论文,支持沃尔克的政策。
1982年8月联邦基金利率为10.1%,较去年同期的19.1%大幅下降。而如今美国的政策利率为0.5%,欧洲、日本、瑞士、瑞典和丹麦都采用了负利率。估计这次会上大量讨论的议题会是这些非正常央行政策的影响,以及央行超常大规模购买公司债和购买股票的冲击。当然还可能会讨论直升机撒钱等新工具,这些工具可能会大大加强央行的影响范围。
但我个人希望,此次会议可以讨论如何减少荒诞的货币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正常化和正常化所带来的好处。实际上,此次各国央行云集Jackson Hole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共同商讨如何回归有秩序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所可能给全球带来的好处。遵循当年沃尔克的政策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