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量子通信为什么会被质疑?

2016-08-23 10:01:00

 

来源:

先看看量子通信是怎样的发展过程,根据百度词条:

1993年美国IBM的研究人员提出量子通信理论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都对此项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欧盟在1999年集中国际力量致力于量子通信的研究,研究项目多达12个,日本邮政省把量子通信作为21世纪的战略项目。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近几年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量子研究小组在量子通信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小编对很多量子高深理论自然理解有限,这篇文章只是整理一下网络上对量子通信的质疑,想不自量力做点事情帮助大家理解一下为什么量子通信会受到质疑?小编90年代初也上过郭光灿老师《量子光学》课,考研专业课考的竟然就是《量子力学》,最后成绩还不错。方舟子批郭光灿时,我还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给方舟子说这一次批错了。

一 理论未证实:量子隐形传输理论或未得到可重复实验证实

1927年,海森堡提出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称测不准原理)。这个理论是说,你不可能同时知道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这表明微观世界的粒子行为与宏观物质很不一样。

193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鲍里斯·波多尔斯基和纳森·罗森提出了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罗森悖论,简称「EPR悖论」。EPR论文并没有质疑量子力学的正确性,它质疑的是量子力学的不完备性。EPR定域论只允许在某区域发生的事件以不超过光速的传递方式影响其它区域。换句话说,定域论不允许鬼魅般的超距作用。

1964年,物理学者约翰?贝尔提出贝尔定理,表明定域实在论与量子力学的预测不相符。专门检验贝尔定理所获得的实验结果,证实与量子力学的预测相符合,因此认定“定域实在论”不成立。

1984年,查尔斯·贝内特(CharlesBennett)与吉勒·布拉萨(GillesBrassard)提出一种量子密码分发协议,后被称为BB84协议。

中国科技网2015年2月5日登出署名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王国文写于2014年6月1日的文章:扫谎打非:敦促潘建伟院士走出迷途 (- 新闻 -- 中国科技网 http://www.wokeji.com/kjrw/xwrw/201502/t20150205_961536.shtml)。这篇文章直指:量子隐形传输或称量子隐形传态,依托鬼魅隔空作用,简言之,是巫术,是骗局。说得客气一点,是故弄玄虚。王国文对潘建伟学术工作的评价概括为:

依据的理论——荒谬绝伦;

实验的路线——胡作非为;

所谓的结论——肆意编造;

所做的验证——虚伪假冒;

所称的应用——画饼充饥。

为什么依据的理论荒谬:即迄今隔空鬼魅作用的量子纠缠理论并没有得到实验证实!!爱因斯坦、玻尔、德布罗意、薛定谔、海森伯、狄拉克、玻恩、盖尔曼、温伯格等不承认有鬼魅隔空作用。王国文断言:

所谓的非定域关联(隔空鬼魅作用)——“当测量一个粒子时,另一个与之关联的粒子会瞬时改变状态,无论它们相距多么遥远。”——纯属谎言。量子隔空传输是巫术,多光子量子隔空传输是魔术加巫术。潘建伟等在《现代物理评论》发表的综述多光子纠缠的文章内容全盘错误。

网上自然也少不了情绪化的反应,比如:“王国文骂潘建伟,如同小散骂巴菲特!”

二 移花接木:以 “量子加密”冒充量子通信是欺骗

如果说鬼魅作用的量子纠缠理论还属于科学证实或证伪阶段,但在科学基础理论还存在存疑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推进“量子通信”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可能就非常严重了。A股还推出了“量子通信概念股”,中信国安、华工科技、福晶科技、浙江东方、神州信息等等都成了量子通信概念股。

量子通信的定义:量子通信在传递信息的时候利用了量子纠缠效应。量子纠缠是指两个经过耦合的微观粒子,在一个粒子状态发生变化时,另一个会立刻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瞬时”的,也就是說,量子纠缠的作用速度比光速還快。

“量子通讯卫星”:仅是搭载“量子随机数生成”概念的通讯卫星,除了算法之外,该卫星没有使用革命性的硬件科技。仍为传统的无线电收发。

2016年3月2日猫眼看人文章称:

美国科学院英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已经决定,停止对量子通信量子传输资助。北京大学光学方面专家,王国文认为,量子通讯是欺骗。以量子加密冒充量子通信遭到许多专家的质疑,批驳,以量子做幌子,科学战略进入歧途,浪费巨额经费,误人子弟的重大错误,是又一次文化大革命,大跃进。重要的是,加密是加密,通信是另外一回事。 北京大学光学方面专家,王国文认为,这种神秘现象不存在。认为量子通讯是欺骗。

潘的研究是否存在欺骗,他最密切的同行知道,尼古拉斯·吉辛是欧洲搞量子信息第二大团队的领军人,他认为潘研究组在青海湖上的隔空传输有是一桩隐性诈骗(potential cheat)。

以量子加密冒充量子通信遭到许多专家的吐槽,包括中科大的郭光灿、韩正甫,北大的郭弘,西安电子科技大的密码专家王育民。韩正甫说,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完全不是一回事,量子密码本身是密码,而通信是有信息的。京沪量子通信干线工程的建设缺乏可靠根据,是不负责任的冒险之举。

北大光学专家 罗祥存研究认为,中科大彻底完了!我真后悔当年帮了朱清时,让他培养出这么一个混蛋!罗祥存 2016.2.26。

三 实际问题无解决:量子通信解决了飞行器再入大气层时通信黑障问题了吗?

迄今量子通讯未解决任何实际问题。北京到上海的经由光纤传输的“量子通信线路”已开了,量子通信却开不出来。据网络传播消息:“华为都没有搞出来?我怎么可能搞出来?”

知乎上有个问题:量子通信能解决黑障通信问题吗?

澄清的问题:

现在的潘等搞的“量子通信”并不是我们大家所理解“量子纠缠隐形传输”,而是靠传统无线电通讯方式传递秘钥,再进行密码解析,只要是基于传统通讯方式的现在来说都免不了黑障。

真正的量子通讯使用的是量子纠缠效应实现的信息隐态传输,就算通讯的双方在银河系的两端也能实现即时通讯。黑障算什么,我连黑洞都不怕。

所以用“量子加密”来冒充量子通信确实是存在欺骗行为。

四 “量子加密通信”只是个摆设

文章说:

至今,量子纠缠仍没有获得强有力的实验证据,仍然是有争议的话题, 无人因为此项工作获得诺贝尔奖。

商用量子计算机---沦为摆设:Shor算法的诞生引发了量子计算机研制热潮,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公司都组织了团队研制量子计算机,比如Goolge、IBM等等。加拿大D-Wave公司专门从事量子计算机开发与生产,2011年,该公司宣布首台商用量子计算机D-WaveI诞生,采用了128个量子比特处理器。2012年,推出D-Wave II,采用512个量子比特处理器。卷入D-Wave量子计算机事件的有:NASA、Google公司、马丁公司等。但D-Wave II的计算能力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与普通的计算机相比,没有什么明显优势。人们未能在公开的报道中发现D-Wave II能够运行Shor算法。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D-Wave宣称的量子计算机没有观察到量子纠缠。假若量子纠缠本身有待争议,Shor算法又是错误的,那么工业界费尽心机制造出来的东东又如何来证明自己呢

“量子通讯”研究始于Bennett和Brassard提出的BB84协议,该协议一直被称为量子密钥分发,实际上就是利用量子态来协商临时密钥,得到的是普通的比特串,而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量子比特串。很多从事量子密码研究的人士连密钥和密码都分不清的。严格说来,密钥是伪随机数,密码是算法。量子密钥就是利用量子态来协商伪随机数。

量子密码学立足于信号安全,从物理上剥夺了敌手窃取信号的能力。在有敌手窃听的情况下,量子通讯无法保证接收方获得正确的信号,也就是说信号安全与通讯系统的稳定性是不兼容的。量子通讯的信号安全是以牺牲通讯的稳定性为代价的,有了敌手就干不成事的量子通讯系统最终也只能沦为一个摆设。

力墀5 :

交大的汉芯,是雇佣一个农民工,买了一个英特尔的芯片,打磨后,印上龙芯的字样---中国的计算机芯片的最高科技。量子通讯就是皇帝的新衣,没有水平的科学家就看不到量子纠缠,没有水平的领导就不知道传心术。你相信有鬼吗?量子通讯就是能做到同鬼交流。跳大神你不信,与鬼说话可以不信。换个名词--量子通讯,就由不得你不信了,呵呵。中国的大学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他有级别,还有阶级性,还有政治。还有经济。

2012年诺贝尔物理得主,专门做量子信息的法国科学家Haroche在其诺贝尔演讲辞中专门说:量子计算机看起来是一个乌托邦。

六 西方国家不愿意搞量子卫星,推销到中国?

根据环球时报(ID:hqsbwx)耿直哥的文章:美国《华尔街日报》关于咱中国这枚“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上天的报道中透露了几个很触动人心的细节,比如:

1、其实,在中国之前很多年,美国和欧洲的科学家就已经在研究相关的量子卫星了,可由于这是一项投入很昂贵的科学研究,这些欧美科学家便难以获得政府足够的支持。可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却享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甚至还被列为了5年计划!

2、也恰恰是由于中国在发展物理这种基础科学上愿意投入大量资源,结果一个神奇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国外很资深的科学家由于一直在国外拿不到投入,居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要帮助中国搞科研!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今欧洲非常有名的奥地利量子物理学“大咖”Anton Zeilinger的遭遇。他早在2001年时就打算研制出今天中国发射上天的这颗卫星,却始终在欧洲得不到相关的资助和支持。于是乎,他就干脆来到了中国,帮他的学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一起研究出了这枚中国的卫星!而且根据其他外媒的报道,他说他这么做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为了“刺激”欧洲当局,让他们更加重视这片科学领域。

七 “量子通信”是又一个战略欺骗?

转基因和量子通信都是西方人先开始搞的。转基因粮食他们自己不吃,推销给第三世界国家。他们可能在发现量子通信问题之后,自己不搞了,欺骗中国来搞?

早在2001年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时,美国政府就成立了一个“战略欺骗”办公室。美英主导的《科学》、《自然》杂志有没有利用中国人对他们的迷信来对中国进行战略欺骗呢? 在这个问题上,小编还是觉得有话要说。今年5月18日《自然》杂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挂上了中科院地化所某地化专家的一篇文章:“根据铅同位素表明的殷商青铜器的神秘起源”(Origin of the mysterious Yin-Shang bronzes in China indicated by lead isotopes : Scientific Reports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3304#f4)。因为这篇文章作者企图套用我等几个民科关于“华夏文明埃及起源论”的研究,想要论证殷商青铜器来自埃及。但他的论证让人哭笑不得,他的观点与结论基本与他给出的图片数据相矛盾,可以说是指鹿为马,最后他把殷商青铜器起源指到南非那旮旯里了(参考:自抽嘴巴----评孙某的青铜器同位素一文_兵策儒剑_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4e1c6f0102w26g.html)。可就是这样自相矛盾逻辑不成立文章竟然被自然发表了!奇怪吗?从这开始,我就对《自然》起了疑心。最近《科学》杂志又放出一篇洪水论文,企图用证明发生了一场洪水就想证明夏朝和大禹治水,但这篇抄袭青海日报上民科的东西竟然又给发表了!这两篇文章看似无关,背后总感觉有美英想要表达的逻辑。《自然》连发潘等量子通信文章,是否也存在同样的战略欺骗?《科学》和《自然》实际是有严重政治倾向的杂志,它们是否已经沦落成美英针对中国的又一个战略欺骗工具呢?读者可能会说了,又是阴谋论,好吧,小编可能有腹黑倾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