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万亿咫尺之遥 沪深两市股权质押融资规模首超9000亿元
当融资融券还在9000亿整数关前踌躅之际,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的规模已轻松逾越这一关口。根据沪深交易所最新发布的业务动态显示,截至6月底,沪深两市股票式质押回购业务的规模合计达到9058.98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股权质押业务仍是下半年券商经营增长的发力点之一,突破万亿大关指日可待。不过,随着风控管理办法新规及相关风险事件的相继爆发,证券公司将更加审慎地推进这项业务,预计下半年增长势头将有所放缓。
沪深交易所日前公布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动态。截至今年6月30日,共有93家证券公司开通这一业务的交易权限。沪深两市股票式质押回购业务的规模合计达到9058.98亿元,较年初的7086.72亿元增加了近2000亿元。其中,沪市期末待购回初始交易金额为2534.79亿元,约占沪深两市总规模比例的28%,期末标的证券市值5910.39亿元,平均履约担保比例233.20%。深市期末待购汇初始交易金额为6524.19亿元,占比72%,待购回证券市值19604.0亿元,平均履约担保比例为318.6%。
利率方面,6月沪深两市股权质押融出资金的加权平均利率双双跌破7%。其中,沪市跌至6.92%,较去年4月高点9.55%下跌263bp;深市为6.65%,较去年高点下跌200bp。
今年以来,市场流动性不断改善,银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都在寻找优质资产。而场内股票质押式回购凭借融资效率高、期限灵活、处置方便而备受追捧。在全社会资金成本逐步下行的大背景下,各类金融机构争先开展这一业务也使得股权质押的融出资金利率持续下行。
某沪上券商资深人士表示,现在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就是卖方市场。部分银行为了争抢票源,给出的折算率极高,甚至能达到七折,最多只能承受一个跌停,就得补仓了。“像我们公司对工商银行这样的大蓝筹股票也只给到六折。”
不过,在昌九生化重组失败导致融资爆仓、ST华泽实际控制人高位股权质押融资完成套现等多项融资类业务风险事件相继爆发后,业界也更加谨慎地看待这项业务。
从融出资金的来源看,证券公司并非场内股权质押的主要资金融出方。统计显示,由证券公司自有资金作为出资方的规模并不大,仅3328亿元,占比36.7%;来自券商集合计划及定向资管计划的占大头,比例达63.2%。
某中小券商融资融券业务负责人表示,修订后的证券公司风控管理办法实施以后,预计一些中小券商可能会进一步调整信用交易业务的发展方向,下半年股权质押规模突破万亿大关毫无悬念,不过增速将大幅放缓。
根据最新的证券公司风控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单一客户融资(含融券)业务规模与净资本的比例应控制在5%以内。并且,这里的融资业务不仅包含了股权质押,融资融券、约定购回交易等也一并包含其中。假设某小券商的净资本为30亿元,则这家公司针对单一大客户的融资上限为1.5亿元。
“以往券商会通过某一项融资业务,比如融资融券将大客户吸引到公司,然后再给这名大客户量身定制股权融资、互换等多项综合类融资服务,但在单一客户融资规模受限的情况下,券商肯定会有所取舍。”上述融资融券负责人表示,相比与两融的安全性及更多的交易佣金收入,股权质押的风险收益比并没有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