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质押数暴增三倍 质押率低至1折
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质押持续升温,股权质押次数和质押股份数均创下历史新高。
据券商中国记者根据数据统计,以公告日期为准,2016年1月1日至7月21日,新三板共发生1198笔股权质押,较2015年同期的251笔,暴增377.3%。截至7月21日,今年以来新三板质押股份数合计101.2亿股,为去年同期的3.06倍。
挂牌企业股权质押次数和质押股份数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当前股权质押的质押率集中于10%至30%,大大低于A股上市公司股票的质押率。
从质押方类型来看,据统计,商业银行是新三板主要的股权质押权人,占比超过四成,其次是包括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贷款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质押权人为券商仅有4起。
股权质押数暴增三倍
今年以来,在新三板定增融资规模持续走低的同时,股权质押的次数快速增长。当前挂牌企业股权质押次数和质押股份数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新三板股权质押仅744笔,合计质押89.72亿股。2016年的质押用爆棚形容并不为过。
从质押股数来看,挂牌公司“深装总”以1.73亿股数位列第一,质押方是民生银行,上亿的质押股份来自于该公司股东李兴浩一人,占公司总股本28.57%。此外,泰弘生态、百合网、金象赛瑞、鸿源机电和信中利等挂牌公司的质押股数也超过1亿股。
从参考市值来看,信中利的4笔股权质押市值均在14亿元左右,成为今年以来的股权质押“大户”。
“较高的定增发行数占比会降低公司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而在股权质押期间,除转让股权和收取红利受到一定限制以外,出质人仍享有股东与出资人的地位,股东权利基本不受影响,因此越来越多的新三板企业开始尝试股权质押的融资方式。”广证恒生总经理兼首席研究官袁季向记者分析称。
超过四成新三板企业质押方为银行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作为新三板股权质押方,正在加速“跑马圈地”,差距也逐渐拉开。
银行新三板主要的股权质押权人,在所有的挂牌企业质押方中占比超过四成。据广证恒生新三板研究院统计,中国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排前三位。
“有的银行专门为新三板中小企业开设融资业务通道,并为挂牌企业配有量身定制的产品。”袁季分析称。
质押方排第二的是包括担保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贷款公司在内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而质押权人为券商仅有4起,参与券商分别为安信证券、国都证券、国海证券和太平洋证券。
袁季透露,分层制度落地后,一些市值较大的挂牌企业股权价值得以提升。股权质押的融资方式将成为银行、信托、资管、融资担保、小贷等金融机构的新业绩增长点。
而未涉及股权质押的东北地区一家券商新三板业务负责人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由于新三板股权质押尚未出台具体的细则文件,待规则落地后,有望在新三板开展券商质押式回购业务。“据说规则已经差不多了,最近会发布出来。”对此全国股权系统相关人士未予置评。
质押率低至1折
在质押率方面,数据显示,新三板股权质押的质押率集中于10%至30%。由于流动性掣肘和中小企业自身发展存在较大风险,新三板股权质押率一般为1-3折,一些资质不大好的“僵尸股”质押率甚至低于10%,大大低于A股主板上市公司股票的质押率。
“质押率跟质押企业的企业资质和所属行业有关。通常情况下净资产多和流动性强的企业质押率更高。质押率的高低也因质押权人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质押标的物的流通性而异。”袁季分析称,新三板挂牌企业属于成长型创新企业,未来发展相对主板企业不确定更大,加上新三板企业流动性整体不高,估值难度相对主板较大,故质押率较低。
但由于出现个别挂牌公司发生质押爆仓、大股东质押后失联等事件后,还应关注股权质押的潜在风险。袁季向券商中国记者分析称,股权质押对质押方主要风险有三个:
1、股票价值下跌不能及时补仓导致公司股权变更;
2、挂牌企业有资金流动性危机,无法按时还款;
3、借款人道德风险。对质押权人的风险主要是股票价格跌破补仓线,质押标的物不能及时变现。新三板当前股权质押整体上风险可控,个股风险不容忽视。
业内人士建议,质押权人需谨慎选择质押标的、质押率和对挂牌企业的评估方法,对质押股东做好尽职调查,加强风险防范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