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人民日报批“颜值王道”:只靠颜值难以行稳致远

2016-06-28 11:23:00

 

来源:

只靠颜值难以行稳致远(青年观)

在思想越发独立、路径日益多元的时代,即便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活法,但总有些界限不应被湮灭。

“颜值就是正义”“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最近,某热播韩剧男主角的中国之行,引起不少自称“脑残粉”的粉丝们一阵狂欢。有人说,这是“颜值”扑棱一下翅膀,就能刮起龙卷风的时代。

“学得好不如长得好”“帅哥才能老成大叔,丑男只能老成师傅”“长得好看的才叫吃货,长得丑的那叫饭桶”……如今在互联网上,各种“颜值至上主义”的段子横冲直撞。如果“看脸”的段子只是一场戏谑,我们或许不必顾虑万千。但当这样的理念越走越极端的时候,它便存在着刺伤生活和原则的可能。两年前,一名美国男子拿长相帅气来为自己的性侵行为开脱,认为对方不可能拒绝自己,两人属于你情我愿。如此荒谬的“草履虫式”思维,正常人都会跌破眼镜。但是,在浮躁的社会风气和消费主义的鼓吹下,辅之以“颜值就是正义”的歪理邪说,有人竟然理直气壮地认为这是理所应当。

“颜值王道”的逻辑背后,是光环效应的副作用。心理学家爱德华·李·桑戴克在100年前就发现了这种效应,如果某人的某一个方面(比如容貌、社会地位等)造成了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那么它将“普照”其他的一切,从而过度影响总体印象。美貌是其中最容易驱动光环效应的引擎。

当然,娱乐圈的明星或许可以利用光环效应成就自己,但处于生活圈的普通年轻人,却需要警惕它遮蔽视线的风险。不要因为追求外在,而忽视了内心的锻造。颜值是社会竞争力的一维,但不是一切。在优胜劣汰法则层层的筛选下,空有颜值的“花瓶”是无法站到最后一刻的。据说世界级的交响乐队在遴选队员时,都会让他们在一块幕布后演奏,以避免技艺之外的因素干扰面试官的判断。

“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要靠才华”,这种说法原本就是伪命题,事实是对方一直在凭借才华吃饭,碰巧还长了一副好脸蛋,结果才华在脸蛋的光环效应下反倒退居二线了。纯靠脸是吃不上饭的,只有手握真章、内心坚强,才能在人生的长途中行稳致远。

“颜值即正义”式的逻辑也往往会导致标签化思维。长得好就一好百好,凭相貌就判定人的品行,这与相亲时因为对方是“凤凰男”,就拒绝见面;求职时因为工作“不体面”,就自怨自艾有着同样的逻辑。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曾说:“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先看东西,后下定义,而是先下定义,后看东西。”这种被称之为“偏见”或者“刻板成见”的信息读解模式,固然能让人省心,但也容易让人的思维走入歧途。

实际上,当我们在反思“看脸”时,其实是在警惕迷失。在思想越发独立、路径日益多元的时代,即便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活法,但总有些界限不应被湮灭,总有些思索不应被嘲谑,总有些坚持不应被忘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