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宏观 >

BAT年度布局:百度起跳 阿里腾讯止戈为武

2015-12-16 15:27:00

 

来源:

经过2015年的大战,一直不被看好的百度终于有了起跳的趋势,而阿里和腾讯也有新动作,止戈为武的合作在2016年将更加频繁。

细看BAT2015年的种种动作,百度深蹲起跳已成必然,阿里腾讯再度死磕到底,而在各方刀兵相见的同时,止戈为武似乎成了另一种趋势。

在滴滴快的合并的消息传出之初,没有人相信出行O2O市场将偃旗息鼓,但BAT对待O2O的态度正悄然改变。随后,赶集牵手58,艺龙和去哪儿先后委身携程,就连积怨已久的美团和大众点评也选择了合并。有人说O2O巨头们已从同质竞争和无谓消耗中幡然醒悟,合并是必然且必须得选择,但对BAT而言,布局的维度不只是O2O,在很多领域都在“握手言欢”,我们不妨从O2O、国际化和投资三个方面来解读BAT的战略布局。

O2O战略:百度深蹲起跳,阿里押宝支付,腾讯打造入口

毫无疑问,BAT不约而同的把重心放在了O2O上,虽然O2O的巨大前景不容质疑,但不管是百度、腾讯还是阿里都还要极尽说服华尔街的投资者。在搜索、电商、社交等领域各自为王的后,BAT在O2O布局上又各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总体来看,BAT在O2O上的布局有很多的共性,比如说都对餐饮、出行等高频O2O市场虎视眈眈,这也为止戈为武埋下了伏笔。不过在分析之前不妨先来看下百度在2015年的股价走势。

可以发现,百度的股价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涨跌,庆幸的是,华尔街终于在百度坚持了一年之后开始认同其O2O战略,在一番深蹲之后,百度似乎也开始起跳。那么百度的重新起跳有哪些优势,或者说为最终的休戚与共积累了哪些资本?

2015年百度的战略布局集中在三个方面,O2O、互联网金融和“航母计划”。其中百度的O2O布局有个很明确地逻辑线路,即入口+场景+技术+生态+开放。

首先在入口方面,百度无疑是国内互联网入口最多的平台。2015年第三季度的数据显示,百度以81.11%的份额在搜索市场保持绝对优势,移动市场的营收也早已超过PC端。同时百度手机助手的市场份额连续9个月领跑,从流量入口变成超级入口。除此之外,手机百度、百度地图等业已成为超级APP.

对于入口的下一步,百度选择了场景。一是加强搜索的服务场景,举个例子来说,用户搜索一部电影之后,之前的搜索只是为其展示信息内容,而百度目前做的是通过糯米、支付、地图等满足用户在线购票选座,并乘坐交通工具前往影院的所有场景。二是提升主流APP的场景服务能力,百度地图被视为O2O的重要入口之一,并相继提供了地图+出行、餐饮、酒店、门票、电影等各类生活服务,糯米和百度外卖也正从单一的餐饮扩展到更多的服务场景,目前已经在医疗、上门服务等领域有所动作。三是支付的引流和营销,百度钱包的定位已经从支付工具变成联合所有商户的超级钱包,借助“”源泉商业平台等起到导流、用户管理的综合平台作用。

在技术方面,度秘或许是百度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语音处理技术的典型成果,而这些技术也正用在O2O的服务推送、语音搜索等方面。另外,百度把LBS和大数据技术用在了商户选址能方面,并借此帮助商户实现更精准的推广营销,在这个方面,百度着实技高一筹,即提高了技术变现的能力。

而在生态和开放上,一方面借助自家的核心产品,如外卖、团购、电影票业务作为O2O的常态化业务,一方面利用连接3600行等战略来扩大生态的服务范围,并在技术的驱动下将业务逐渐延伸到低频产业。这里不得不提得是百度的“航母计划”,即对投资者开放百度优质资产的项目,目前已有糯米、91桌面、作业帮、百度音乐等牵手投资者。一方面可以和合作者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以释放优势业务从而换来更庞大的生态,可以说百度O2O雏形已经完整呈现在公众视野。

相比之下,虽然阿里在O2O上把支付宝当做一枚重要棋子,腾讯深度挖掘社交的入口价值并强化支付否认作用,但腾讯和阿里的O2O布局颇有相似之处,在思路上也和百度有所不同。

首先,入口寄希望于超级APP。腾讯主要是微信和手机QQ,阿里则在UC、淘宝、支付宝等APP上下了一番功夫。从结果来看,微信和手机QQ所能覆盖的场景有限,带来的最大好处恐怕还是微信支付和QQ钱包市场份额的提升。阿里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流量转化率问题,UC的流量尚不能高效转化为O2O服务,淘宝的电商属性并不利于拓展O2O,支付宝仍需要进行用户习惯培养。

其次,豪赌高频O2O服务。除了支付之外,阿里和腾讯青睐于通过投资收购来弥补服务短板。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虽然滴滴快的、美团点评等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市场份额,阿里和腾讯却很难将这些场景完整的连接起来,好比说滴滴打车和大众点评之间并不能形成无缝连接。另一个问题是,一旦合并之后很容易出现一边倒的风险,比如说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后倒向了腾讯一边,致使阿里不得不重启口碑并重金入资饿了么,来弥补在餐饮O2O市场出现的漏洞。

第三,把O2O的重心押到支付上。要形成完整的O2O闭环,支付不可或缺,这也正是BAT都在筹谋移动支付的原因所在。阿里本身就在移动支付上具有先天优势,微信支付在社交刺激下用户增长加速,而二者的底线也是留住支付入口。另外,阿里和腾讯还在线下支付上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烧钱战,或许得支付者得O2O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

不管怎样,O2O的烧钱是为了培养用户习惯,但在占领之后必然不会持续目前的竞争局面。无论是百度深蹲后的起跳还是阿里腾讯的各自为战,要么在O2O格局上寻求一个新的平衡,要么最终会走向联手。从BAT在O2O巨头合并中得交叉合作来看,休戚与共似乎会是最终选择。

国际化布局:百度聚焦移动,阿里青睐电商,腾讯情迷社交

在O2O的布局上,BAT都拿出了生态的概念,而为了扩大生态圈,不可避免的要进行一系列投资,而国际化恰是三家都看好的方向。在详细讨论BAT的投资布局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下BAT在国际化布局上有哪些成果,又踩了哪些坑?

先从百度来说,其国际化布局有三个策略:

一是注重技术储备。比如说,百度在2015年6月收购了日本原生广告公司popIn,将会采用popIn的READ技术和内容推荐技术来优化自家的广告平台,进一步完善百度大数据,提高广告投放精度。此外,百度还在9月份投资了美国云加速及安全初创企业CloudFlare,

二是产品具有全球通用性。得益于百度手机助手在国内的市场地位,百度海外第三方应用商店MoboMarket在2015年可谓动作不断,已经成为海外最大的GT体系外分发平台,在印尼、印度、泰国、越南等地区有着不错的市场份额。印度等市场有着强大的人口基数,并处于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前夜,百度选择全球通用性的产品进行海外布局,借助国内的成功经验,易于实现本土化。

三是选择一些O2O领域重点扩展。2015年10月,百度发起成立了“巴西O2O产业联盟”,同时百度在去年收购的巴西本土的O2O企业PeixeUrbano,在巴西市场份额从35%迅速增长到了55%,拥有1000万的网络用户,打败了团购鼻祖Groupon,成为市场第一。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传出了百度计划收购印度电商平台Mydala的消息,似乎准备在电商和O2O领域深耕海外市场。

对比来看,阿里的国际化布局仍围绕电商进行展开。

首先在支付方面,阿里在2015年1月份收购了以色列二维码公司Visualead,利用其专利和技术加强支付的安全性。另外,阿里还在今年9月份投资了印度移动支付公司Paytm,在此之前阿里刚刚增投印度电商公司Snapdeal,阿里试图在印度复制其电商辉煌的意图已十分明显。

其次在电商领域阿里可谓动作频繁。2015年4月份的时候,突然报出阿里投资美国电商平台Jet的新闻,仅在一个月之后阿里便投资了美国图片分享应用Snapchat。随后在2015年5月份,阿里先后投资了美国拼车应用lyft和母婴电商Zulily,并在7月份增持了新加坡邮政公司SingPost,在11月份投资了美国在线房屋租赁公司Nestpick.

和百度不谋而合的是,阿里也期望在海外复制国内市场的优势,不同的是百度倾向于具有巨大增量的新生市场,阿里却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美国市场,而这将给阿里带来哪些影响,后文将详细叙述。

意料之中,腾讯国际化布局的核心放在了社交和游戏上。

微信的海外布局很多人有所耳闻,毕竟那个名为Wechat的社交软件在南美和东南亚地区还有着不错的市场份额。当然腾讯也在积极投资收购其他社交平台,以2015年为例,腾讯在2月份投资了南非微工作平台M4JAM,8月份投资了投资加拿大社交公司Kik,出于社交和游戏的双重考虑,腾讯还在九月份的时候投资了美国虚拟现实企业AltspaceVR.

而在游戏领域,腾讯的野心已昭然若揭。2月份投资瑞士游戏公司Miniclip,紧接着投资了美国游戏开发公司Robot Entertainment,并在4月份投资了美国手游开发商Glu Mobile Inc。当然,腾讯的动作不止于此,五月份的时候投资了美国游戏开发公司Pocket Gems和VC Mobile Entertainment。不久前又放出了腾讯投资美国游戏开放商Artillery的消息。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的国际化布局还对医疗行业青睐有加,这和百度、阿里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理解的是,社交领域有Facebook和Twitter两大巨头拦路,还有Line、KaKao这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游戏领域还有暴雪及大批的韩国游戏开发商,医疗对腾讯来说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可以看出,在国际化布局上BAT都在遵循各自的套路,虽然在O2O领域有些重合,却也各自集中在不同的市场,并没有把战火扩展到海外市场,抑或者说还未到刀兵相见的时候。

对于BAT的投资布局,国际化布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国内具体的投资数据各类网站多有报道,在此不作详细介绍,在此对BAT的投资效果点评一二。

1,到目前为止,阿里的投资已有100余笔,涉及资金超过1000亿元,其中国内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企业服务和O2O领域,几乎买下了中国互联网的半壁江山。从投资效果来看,阿里的生态链最长,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资本似乎并不为阿里的投资买账。

从网友盘点的数据来看:2015年1月份,阿里投资广药白云山,股价跌幅超过16.9%;2015年6月,阿里控股第一财经,股价下跌超过14%;而2015年8月10日,阿里苏宁合作,国内不少评论者拍手叫好,阿里的股价却大跌24.3%;2015年10月16日,阿里向优酷土豆发出并购邀约后,股价再次应声下跌。

投资者不买账的原因似乎很容易理解,阿里的一系列投资行为都在增加自身的流量入口,而忽略了技术本身,看似自成体系却也只是商业模式的进步。或许在美国投资者眼里,硅谷科技公司的黑科技足以眼花缭乱,谷歌、苹果乃至微软的投资收购行为也多青睐于技术创新。阿里的投资行为有些类似于VC,但想要华尔街读懂阿里下在市场和规模上的大棋,恐怕还尚需时日。

2,腾讯的年度投资不足70笔,金额却超过了600亿元,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腾讯在国内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本地生活服务和汽车交通领域。比如撮合滴滴快的的合并,58赶集的合并,以及美团和大众点评的联姻。虽然腾讯的股价少有波澜,却并不能掩盖布局上的不足。

首先,腾讯把太多的资源押在了微信上。没有人怀疑腾讯的社交优势,围绕社交展开的电商、支付、游戏等也被描绘出一幅幅诱人的景象,但微信的入口到底有多大优势并没有肯定的答复。事实来看,除了京东利用微信二级入口收获颇丰外,微信的导流能力仍难以让人信服。正如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所说:“微信的入口功能被夸大,是媒体对于微信入口的期望值过高。因为毕竟微信不是一切,做业务本身还是要靠自己”。另外,太多服务的加入已经让微信越来越重,腾讯也必须在入口诱惑和用户体验之间做一个平衡。

其次,腾讯缺少对已投产品的掌控。或许是受之前“山寨之王”形象的影响,腾讯对所投产品给予了太多的“自有”,而非在管理上进行干预。腾讯在2015年的投资过半是天使轮或A轮,这些产品并未成为腾讯的流量入口甚至连合作对象都不是,局限在单纯地投资关系上,且很多项目本身并不涉及技术创新,这一点腾讯和阿里有着同样地缺陷。

3,百度的投资似乎有些保守,24笔投资及74亿元的规模。虽然腾讯阿里手笔大,但是百度投资却有着两条鲜明的主线。百度在国内的投资以电商和O2O为主,海外则以在线广告业务投资为主。

一是开放和生态整合。百度在2015年全面发力O2O,除了在自营业务上动作连连,还表现在投资布局上。一则百度要丰富O2O的服务范围,比如说投资Uber、天天用车等拓展出行市场,投资百姓网、e袋洗等丰富本地服务。二则为合作伙伴开放流量入口,最直接的例子就是百度在投资蜜芽、优信拍等产品后,通过搜索关键词为其带来更多的流量,并利用百度知道等产生更多的消费场景,直接让信息流转换成商品流。在这个方面,百度的做法比腾讯更值得推荐。

二是围绕服务交易的主线更加清晰。和去年只在教育领域发力相比,百度的投资开始放宽到整个服务交易方向上。投资趣医院发力医疗行业,和百度健康、百度医疗相辅相成;投资星美控股,加强在票务市场的优势,此前百度钱包和糯米正是在票务市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当然类似的投资还有更多,百度在2015年喊出了“连接人与服务”的口号,从投资方向来看倒也十分切题。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BAT无不在丰富自己的服务范围,增长自身的服务生态链,所有的对象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竞争关系。不过按照滴滴快的、美团点评的合并背景分析,大范围的投资可以看做是BAT在积累合并的资本,可以说当前的秣兵历马恰是止戈为武的前戏。

总的来说,百度明确O2O布局之后,大有深蹲起跳的趋势,BAT在服务市场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不管是国际化、投资还是最终的O2O,2015年的多起合并只是一个苗头,可以预见,止戈为武的合作在2016年将更加频繁。

投资热点排行榜公众号

投资热点排行榜

有价值的产业投资参考

中投顾问公众号

中投顾问

产业投资咨询服务专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