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时间:2022-11-04 13:08:29

 

来源:互联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孙李平(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莫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许余洁(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银行双碳与金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当前,我国正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变革,比过去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显得尤为必要。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本身就是以新的发展模式和新增长动力迈向新发展阶段的过程,绿色科技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发展新动能的有力支撑。当前我们的企业仍然以高碳的、传统的企业为主,未来应增强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与服务两大方面的行动。绿色低碳科技企业培育方面,应继续完善孵化服务体系,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培育低碳科技领军企业,提升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绿色低碳科技企业服务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低碳技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立低碳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打造绿色低碳科技企业聚集区。

首先,从完善孵化服务体系方面来看,当前我国高度重视通过开展体系化的标准建设工作提升科技创新创业服务能力,正在围绕服务能力提升完善相关的标准。孵化器的基本功能要求包括,创业辅导服务、技术创新服务、投融资服务,推广对接服务、商务服务、物业服务。完善孵化器服务的规范将有助于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推动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是现代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支撑。换个角度看,实现科技创新创业的高质量发展本身即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以及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未来绿色低碳技术产业链面临“卡脖子”的问题或将更为突出,通过孵化器的模式培育前沿技术优势企业十分关键,未来有望深度孵化一批掌握绿色低碳前沿技术的“硬科技”企业。

第二,从培育低碳科技领军企业方面来看,低碳科技领军企业是未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军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规模和技术优势瞄准国家重大需求,比如煤炭的清洁低碳利用、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清洁交通、城乡建设低碳化方面的关键技术,特别可以发挥其优势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低碳科技领军企业不仅是解决自己的技术问题,也是改善创新生态的主力军,更是实现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到经济强的关键环节。

第三,从提升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来看,当前我国企业在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数量上规模较大,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主体,但是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企业应努力弥补创新能力的各种不足。可考虑在如下五个方面发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的技术创新决策能力、面向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原创技术策源能力、面向全球竞争的高端创新要素集聚能力、面向协同高效产业生态的融通创新能力。

第四,在提升低碳技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方面,专利信息服务作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产权制度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柱,对企业明确研究方向、提高研发效率,形成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在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信息共享渠道较为缺乏,未来应建设低碳技术知识产权专题数据库。

第五,在建立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方面,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培育新兴产业,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聚焦“应用验证”这一环节,对已研制出的原型装备进行用户场景的工程化试验。验证服务评价就是架设在科技创新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桥梁。通过验证服务可以增强用户使用新科技产品的信心,打通从创新到应用的瓶颈。未来应建立低碳技术验证服务平台,打通从前沿技术突破,到低碳技术解决方案再到综合示范工程,最终建立完善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技术的商业化应用环节,落实好科技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保障作用,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