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发力供应链融资火热
2022年上半年,供应链金融融资火热,其中金融科技平台作为发起人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也在涌现。
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上交所债券信息平台”)显示,金融科技平台中企云链(北京)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企云链”)子公司云链(天津)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作为原始权益人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ABS”)处于“通过”状态。
“借助多元化模式,从供应链各个环节入手盘活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信用资源是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持续努力的方向,融资火热的现象正是供应链金融科技日渐成熟,向主流靠近的表现之一。”中企云链副总裁周德中表示。
科技驱动模式崛起
在支撑数字经济与产业数字化提速层面,金融科技平台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
梳理上交所债券信息平台,发现,2022年上半年多笔ABS背后均有科技平台身影,比如小米商业保理(天津)有限责任公司、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上海邦汇商业保理有限公司等金融科技平台关联保理公司等等。
周德中透露,供应链金融对金融科技平台的认可程度正在不断提高。“以中企云链供应商平台上的供应商数量为例,2019年的时候平台供应商数量是两万多家。经过两年多的发展,截至2021年,平台供应商数量已经达到了17余万家。在参与银行方面,公司在刚开展业务时,只有两家合作银行。到现在,与中企云链合作的银行已有60多家。其中,有些银行与我们已经达成了系统直连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中企云链自2015年成立,依托金融科技能力推动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
监管显然早已关注到科技创新对于金融服务的重要性。202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方向,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创新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的提及,进一步提升市场热情。
今年上半年,工信部、财政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其中提到,携手行动鼓励优化大中小企业资金链,创新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方式。鼓励金融机构结合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特点开发信贷、保险等金融产品。
从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盛业(6069.HK)获悉,在过去两年中,盛业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客户增长了约2.6倍,累计超过1万家,供应链资产规模增长了两倍,累计超过1300亿元。
深圳证券交易所固定收益信息平台显示,盛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的“招商证券-盛业科技第1-N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今年6月底项目状态为“通过”,该项目拟发行金额为30亿元。
盛业首席战略官原野透露,目前在基建、医药以及能源行业,供应链金融需求持续攀升。
从痛点出发撬动供应链服务
事实上,金融科技平台对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政策红利与科技变革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各方持续探索下,对行业痛点理解逐步加深的重要表现。
一直以来,传统供应链模式信用体系的效率受到诟病,如何同时确保信息真实性与数据流通效率成为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应运而生。
“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痛点,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上,供应链金融只有结合产业场景才能发挥最佳效用。”原野认为,在数字化时代,“连接”是一种核心能力。盛业核心竞争力就是平台链接能力,通过连接产业端、资金端等各参与方,将有效解决差异化场景下的中小微企业的供应链融资需求。
原野称,通过对场景的调研,盛业发现在基建、医药以及能源行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即使大部分大型央企采用了ERP系统,但这类财务系统也只是用于高层的统筹决策,越是深入到具体项目,信息化程度就越低。这些场景下,数据从具体项目与分支机构开始,经过多个环节层层上传,最后汇总到集团系统或者云端中,无论是从真实性、可靠性还是及时性的程度而言,与金融服务的适配程度都较低。这就是供应链金融科技公司的机遇。
“比如,一些中小微企业在与核心企业合作时,从前期签订合同到下单、采购、配送,再到后期的对账结算以及还款等环节,都有资金的投入。但是,中小微企业处于供应链中的弱势地位,核心企业将现金流压力转嫁至上游中小微企业的情况并不少见,中小微企业的账期被拉长、需要垫资等情况时有发生。”原野表示,“在基建领域,我们通过深入到具体的场景中,通过电子地磅、智能验收系统等产业互联网手段,获取耗材从下订单到配送入库、使用阶段的实时数据,可以多维度交叉验证底层交易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与数字金融实现联动。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采用重交易、轻主体的模式,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对与主体信用资质的依赖,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灵活便捷的供应链数字金融服务。”
分阶段赋能
金融科技支持赋能产业链的灵活,同样反映在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的对不同时点的差异化方案上。
中企云链市场运营部总经理白桦介绍,供应链金融链条上开展融资主要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围绕“物的信用”开展的,比如厂房、土地使用权等的抵押担保;第二种是主体信用,比如通过评级等进行评估主体信用;第三种是“数据的信用”。
白桦表示,在第二种方式下,通过产业链传导信用。“即通过主体信用进行供应链产业链上的信用传递,比如中企云链的云信平台,在不改变原有应收账款账期的前提下,将供应商的应收账款通过电子债权凭证完成核心企业确权,并且根据企业实际贸易需求进行拆分、流转,或到银行等金融机构实现融资,并以核心企业的授信价格融资,降低供应商融资成本。”
“同时,第三种,也是目前多方正在耕耘的数据的信用,在一定场景下,使用数据证明交易真实性可靠性。”白桦解释道,比如初创企业的利润不高又缺乏抵押物,在过去银行无法很好把握这部分公司风险,造成了“不敢贷”的情况。现在金融科技公司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深入这些中小企业的场景中,获得真实的经营数据。
“这三种方式并不是呈现迭代的关系,而是针对不同的场景以及不同的时间点而言。”白桦说道,“打个比方,供应商中标之后,可以根据订单向银行申请贷款,俗称订单贷;在生产完毕后,供货、运输阶段,可以采用场景化数字化的方式将物流链数据化,同样可以进行融资贷款,上述两部分的关注中心主要在于去中心化的数据信用。最后,在核心企业验收付款阶段,推动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