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数控电致变色材料研发的伯宇科技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专注于数控电致变色材料研发的公司「伯宇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清控金信、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旗下的产业基金“武汉星元”联合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数控变色材料的产线搭建、全球商业推广。
电致变色(EC)材料属于典型的交叉型学科技术,制备工艺非常复杂。虽拥有巨大商业前景,但因其技术难度大、壁垒高等特点,全球掌握成熟制备工艺的公司不超过10家。
伯宇科技数控电致变色材料的原理是,通过改变施加在无机物涂层上的电压,让材料实现不同通光率。「伯宇科技」CEO陈烨玥告诉36氪,伯宇数控变色材料在透明状态下的透光率80%,在着色状态下则能达到10%,调节范围国际领先。
目前电致变色材料在国内的几项应用是:建筑幕墙和变色手机后盖。
以北京腾讯大厦为例,采光顶采用电致变色玻璃可以通过改变透光率,降低阳光投进室内的比例,因此降低室内温度从而减少空调功耗。此外,国内手机厂商OPPO也曾经将电致变色材料应用于某型号的手机后盖,实现敲一敲变色的功能。不过,陈烨玥认为:电致变色材料实现数字化控制后,将有更大市场应用空间,比如AR眼镜。
一直以来,AR眼镜面临的成像难题之一就是,成像亮度底。很多厂商采用单色显示或者加大光机亮度的方式去改善成像亮度。但是在室外强烈且复杂的光线环境下,AR眼镜成像还是被干扰严重,显示并不够清晰;也有厂商在AR眼镜外侧加装墨镜片,通过降低AR眼镜整体透光率来降低环境光对成像的干扰,但是又影响使用者观察现实物体的视线。
如何在镜片透光率和显示亮度之间取得平衡,成为AR眼镜光学方案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个难题需要三管齐下:1、提高光波导成像镜片的光效;2、提升投影光机的亮度上限;3、智能调节镜片的透光率。
陈烨玥告诉36氪,包括三星电子、Meta(前Facebook)、苹果、星纪时代在内的国外诸多AR眼镜公司已经针对“智能调节镜片的透光率”这个方案,与「伯宇科技」进行联合研发和小批量试产,并且已完成供应商导入,为量产提前做好准备。
此外,「伯宇科技」与国内几大光波导成像镜片厂商已经完成了模组化适配,并且计划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数控变色成像模组”的规模化量产。
据她表示,在商业化的第一个阶段,「伯宇科技」在深耕AR行业的同时,将同步把“数控变色镜片”在传统眼镜行业进行推广。初期将以“Eison”品牌进军国内外传统眼镜市场,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智能变色眼镜”的用户教育。市场成熟后,公司将转而为各大传统眼镜品牌商提供材料、配件、技术开发等服务。
在商业化的第二个阶段,「伯宇科技」将会把产品做成“柔性数控变色材料”,突破汽车用户、高端建筑以及透明终端显示用户。
在过往融资方面,「伯宇科技」此前种子轮获舜宇光学北美CEO个人投资,天使轮获得长三角新能源研究院数百万元投资。
团队方面,创始人陈烨玥毕业于美国光学排名第一的罗彻斯特大学,主攻数控变色、光学方案设计方向,公司电致变色材料配方基于UCB劳伦斯国家实验室吴军桥教授团队。联合创始人庄乾彬在显示面板行业、智能硬件行业有过20年的创业经验。
投资人意见:
武汉星元方面表示,“目前数控电致变色技术是消费级AR/MR眼镜光照一致性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世面上能做出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很少。
伯宇科技是全球数控电致变色的引领者,公司创始团队起源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CBerkeley、美国劳伦斯国家实验室,有着很强的光学材料研发能力。未来,星元基金将助力伯宇科技携手吉利集团共同前进,帮助公司在数控电致变色领域持续创新。”
清控金信方面,“伯宇科技创新性地将电致变色技术升级为数字化控制,并应用于AR眼镜、智能变色眼镜等前沿消费电子领域,通过对材料透光率的精准数字化控制解决了光照一致性的难题,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成为消费级AR等智能眼镜发展的重磅助推力量。
伯宇科技团队长期深耕AR光学技术,不断突破创新,产品已得到客户广泛认可,公司已进入快速成长期。清控金信资本看好数控电致变色材料在智能眼镜领域、智能汽车领域和建筑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未来将长期携手伯宇科技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