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集体杀跌 行业前景广不广阔?
今天,一个表态,带崩了一个YYDS板块。
工业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目前中国新能源车成本依然偏高。另外,电动车关键部件动力电池面临锂钴镍等矿产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压力,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快统筹,提高保障能力。两大锂业寡头——天齐和赣锋,相继触及跌停板,一众锂电产业链的兄弟们,不管是大佬还是小弟,甚至连光伏板块,都集体杀跌。
说新能源是最热门的赛道,相信没有人会怀疑。
的确,节节攀升的交付量,动则翻倍的营收增速,虽然有公司仍在亏损,但是毛利改善,现金储备充裕,亏损面收窄,新能源企业们正交出一张张分量十足的成绩单。而现实中,政策加持,资本簇拥,股价上扬,一切看上去都很perfect。但今天,籍着大跌,我们不再说溢美之词,而是要扒开新能源亮丽的外衣,看看它的内在价值,究竟对不对得起市场对它的溺爱。
本质
锂电池产业链,堪称新能源的YYDS。
炒作锂电池,似乎也有很多理由,下游需求增长前景广阔、竞争格局已相对稳定、龙头效应明显,像上游锂化合物还有涨价逻辑,一切都很完美。事实也确实如此,和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这些还很虚无缥缈的概念相比,锂电池至少能够交出实实在在的销售量、营收和利润。但不要忘记,这个产业就是制造业,而且它连软件的想象空间都没有,内在价值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讲,就是零部件公司的价值,不管技术高还是低,都离不开这个定性,本质上和汽车零部件公司、智能手机零部件公司,没有任何区别。别看有些产业链公司还有议价能力,但长线看,这种议价能力根本没有持续的能力。
就拿锂电池厂来说,现在看着是龙头,其实只是在于另一股力量没有发力,一旦传统车厂的电池产能集中释放,就会砍掉外供厂商的单。因为作为核心的动力部件,汽车巨头们不可能受制于人,就连特斯拉,都一直在做电池的研发项目。日后的格局,最有可能的是自供一部分,外购一部分。
别看现在新能源车厂多如牛毛,但这个行业必定会经历一段惨烈的厮杀,到最后也必定是少数巨头的天下,即使有的车厂不自己做电池,但凭借着产业链的地位,谈判桌上,锂电池厂商拿什么去威胁车厂?所以,纯锂电池厂商,时间越往后,议价能力会越弱,从产业发展的逻辑看,作为制造业配件,价格必定会降低,就跟当年汽车、智能手机的配件公司一样,赚的大概只是“量”的钱,是辛苦钱。这两个月,锂电池公司大涨,媒体就开始造势,炮制出了所谓的“宁族”,然后说大有干翻“茅族”的趋势,但撇开新闻炒作,你会发现,“宁族”和“茅族”的区别非常大。
茅台有稀缺性,有产能限制,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基本不用砸钱搞研发,不存在赶不上技术变革就被抛弃的风险,所以利润率可以很高、很稳,除非行政手段打压。但你看锂电池,何来的稀缺性、产能限制和定价权?而且每年都得砸大钱搞研发,一旦技术跟不上,随时可能被抛弃,两者无法同日而语。
现在,锂电池厂商还在拼命地扩产能,尤以龙头为代表,前前后后投入都快到千亿规模。当然,这或许是自称“赌性更坚强”的福建人的高明之处,作为老大,它拼命扩产,其他小弟不能不跟,但从长远来看,“军备竞赛”这种事,小弟们不跟是死,跟也是死,因为不跟,成本和价格将毫无优势,跟,万一资金跟不上,又或者后续销售跟不上,很容易被拖死。用几百亿,诱敌深入,进而干掉对手,不算贵,何况,这是权益市场的钱。
对于其他火热的概念,如很多资金炒作的上游锂化合物公司,认为巨头们疯狂收购锂矿,有“锂”走遍天下。这种逻辑不能说错,因为作为资源型公司,缺乏原材料资源,要么被判死刑,要么被“卡脖子”,两样都是死路一条。但冷静地想想,有锂矿也只是说明你可以继续经营这门生意,不代表你高枕无忧,因为这种2B的生意,面对下游的车厂,定价权并不是你自己说了算,何况你又不是像芯片、操作系统这类强势的公司,地位大到足以对下游客户发号施令。
这类配件公司,说白了还是拼成本,在技术、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谁的成本便宜谁就容易抢占到市场,所以厂家们都趁现在行情火热,拿钱容易,拼命扩产能,但冷静地看,这种“军备竞赛”,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一地鸡毛。
如果算上锂矿、碳酸锂价格涨上天,当中有一部分是下游需求扩张,但到现在这个价位,相信更多的是背后的资本疯狂炒作,美联储收水预期越来越近,一旦跌起来,会更加惨烈。毕竟,制造业公司,产能扩张过度,高位接盘大宗原材料,然后崩塌的事情,见太多了。
至于同属大热的整车板块,不管如何粉饰,本质上还是属于制造业。如果把新能源汽车回归制造业,那估值水位至少得下降一半。道理很简单,将国际以及国内几大重要的汽车厂的PE拎出来,静态均值为20倍,动态均值为13倍,如果剔除东风、吉利、长城,其他的国内外知名车厂的静态和动态均值,分别降低为12倍、7倍。
虽然新能源车企大多处于亏损状态,PE尚没有意义,但如果要计算未来的“终值”,方法也很简单,预测一下未来销量平稳时的数据,乘以每辆车的纯利,然后再乘以这个均值PE即可。以全球和国内几大车企做对比,豪车品牌奔驰和宝马,每辆车的利润在3.5万(人民币)、3.3万,多车型的丰田和大众分别为1.78万、0.98万,自主品牌吉利也去到1万,这些车企都已经处于非常成熟的阶段,所以数据具备参考价值。乐观情况下,新势力的终极年销量,按百万台算,那么对应的利润总额满打满算,大致如下:
豪华车算300亿,多车型的算100亿。取动态PE10倍,对应的市值分别为3000亿、1000亿,这大概就是新势力们能够触及的“终值”,至于悲观情况,就留给各位脑补了。这样说,新势力们可能不服气,全世界都知道,新能源车除了硬件,智能化才是最值钱的,这里面的故事可是星辰大海,你怎么能如此简单粗暴地,仅仅算硬件?
好像很有道理,但事实却是冰冷的。说起智能化,不要弄得太玄乎,无非就是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些都是一个软件操作系统就能搞定的事,全世界的车企,除了特斯拉,没有哪个敢有信心说自己已经在这两块取得了突破,至于国内的新势力,不说也罢。
“三大傻”中,只有南方那家号称在智能化道路上走得最远,但这个所谓的最远,也不过是自动泊车这类非常初级的功能,所以在今年的新车,虽然安装上了激光雷达,但实际上,究竟自动驾驶功力去到哪里,没人知道。实际上,自动驾驶的研发涉及到人工智能、神经网络,以及非常复杂的数据收集和算法设计,还需要大量的路测数据,既烧钱又耗时,失败风险极高,甚至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新势力们早已想明白,也算清楚了,结论就三个字——不值得。所以,我们看到现在的新势力,都把注意力放在车里加个冰箱,又或者加块可拉伸的电影屏幕,要不就再加一个躺平即可当床用的座椅,还有就是做人机交互,语音控制,说白了还是在智能座舱上做文章,要真的做自动驾驶,烧钱、芯片、算法、数据,它们没有任何一个占优。
蹭燃油车光的那一家暂且不谈,号称比肩BBA的那家,基本上都是在服务上下功夫,把顾客宠成上 帝,但问题在于,大家搞清楚BBA为什么可以卖高价没?除了多年来积累的品牌,更多的是这些车的质量也是配得起这样的价格,核心的发动机、变速箱都是自家的,奥迪的发动机全球闻名,宝马是做航空发动机起家的,F1赛车的发动机,有不少出自奔驰,外观内饰上,都是下重本的。
相比之下,新能源车核心的硬件、软件,没有一个属于自己,充其量就是一个组装厂,而这样的组装厂,居然卖出了BBA的价格,为了享受所谓的上帝般服务,需要多付几十万的银子,这智商税收得是不是太高了?
退一步说,如果外观内饰都用最好的材料,成本必然很高,难道还想继续亏损到什么时候?
如果说用燃油车厂作为对比锚不合适,那用智能手机作为对比,大家应该没有意见了。软件方面,要求新势力自己做研发,成功率很低,它们最后采用别家的系统,就像智能手机采用安卓系统一样,才是靠谱的方案,但是智能手机厂商,国内的除了华为,其他的基本就是个组装厂,地位还不如燃油车在汽车业中的地位,至于赚钱能力,还是不说了吧。
抛开那些胡里花哨的概念,用制造业来看待新势力,你大概率不会掉坑里。
资本市场需要概念,所谓有概念要上,没有概念造概念也要上。毕竟,资本天生逐利,时机到了,概念有了,买进,然后炒高,最后跑路,只要在这段时间内能够获利,没有人会在意公司后续怎样,哪怕是滔天洪水,只要自己能溜得掉。
索罗斯说过:“世界经济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谎言的连续剧。要想获得财富,做法就是认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游戏。”这大概就是股市众生相最好的概括,炒股不考虑赚钱,那是骗人的。新能源行业前景广不广阔?当然广阔。新能源有没有炒作价值?当然有,而且不但当下,未来还有,金钱永不眠,新能源的炒作也不会熄灭。
我们只是想说,赚钱之余,也得保持清醒,知道边界在哪里,知道终章会去到哪里,以确保音乐停止的时候,自己不至于醉得不省人事,也不至于曲终人散时,自己还在那尬舞。既然是游戏,如果不能在假象被公众认识之前退出,那铁定是loser。经历了2个多月的狂欢,新能源汽车慢慢传出一些令人揪心的消息,不管是整车还是锂电池,产能都已经很大。
新能源可以继续炒,享受泡沫的日子很舒坦,但无论如何,不要忘记终章在哪里,也只有这样明白这点,你才不会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