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巡检机器人品牌千巡科技获Pre-A轮融资
7月7日,创业邦获悉,智能巡检机器人品牌千巡科技已于今年年初完成了Pre-A轮融资,融资金额数千万元,并主要用在了技术、产品研发和团队运营方面。春涧资本担任本次融资财务顾问。
从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巡检机器人的发展非常迅速,其已经从几年前的“概念”变成了真正堪用的产品;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全球市场的快速增长也意味着特种机器人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刚需吸引了大量的玩家,其中包括了一些机器人领域的老牌企业,但更多的是拥有创新能力和产品能力的初创企业,王淮卿创建的千巡科技就是其中之一。王淮卿拥有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硕士学位,同时也是连续创业者,创立了斯坦德机器人,拥有多年的自动化及机器人研究经验。
2018年,王淮卿正式创建了千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巡科技”),并开始在巡检机器人领域发力。
事实上,在2018年前后,市场上对智能机器人的需求方向已经逐渐清晰:一是家用服务方向机器人,包括扫地机器人、烹饪机器人及娱乐型机器人;二是具有极强专业性能的工业机器人;三是特种服务方向的机器人,包括物流、消杀、军事以及智能巡检机器人。而智能巡检机器人也是近年来市场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品类之一。
巡检机器人的感知图样
智能巡检机器人市场需求的大增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关系很大,电力系统、数据中心以及城市管理体系的革新都对巡检效率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电力系统为例,智能电网建设和增强供电可靠性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电力系统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刚需最强。
据公开资料显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市场潜在规模在400~550亿元,配电站巡检机器人市场潜在规模在200~300亿元,2019年全国变电站数量就达到了3.7万个,而这些变电站还有相当一部分在进行着智能化改造,这都为巡检机器人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变电站的智能巡检业务也是千巡科技最先发力的细分领域。
王淮卿告诉创业邦:“变电站对设备运行状态的要求非常高,但很长一段时间里,监控设备运转依然要靠人力来进行巡查,这是十分低效的。”变电站设备多、监测数据庞杂,导致巡检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强度都很大,仅仅通过个人感官和简易配套仪器来对相关设备和数据进行检测的话,很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几乎无法完全避免。
人工巡检
另外,人工巡检也无法支撑数字化系统需要的数据质量。即使巡检人员能够按照规定流程完成巡检工作,设备数据更多的也只是被记录在纸质文件中,无法及时上传,更无法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流。而挖掘数据价值、提高电站整体智能化程度和运行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千巡科技要做的,就是为企业提供一套“开箱即用”的巡检整体解决方案。
王淮卿告诉创业邦:“如果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封闭的,我们就要针对这一场景提供全套的解决方案;如果用户的使用场景是开放的,我们就要提供即拿即用的机器人和性能强大的SaaS平台,这都是为了提高智能巡检机器人及其解决方案的易用性,让用户不再需要对机器人进行调试和二次开发。”
相比于单纯的“机器换人”,千巡科技更加关注用户的真实诉求。千巡科技并没有简单地为机器人寻找落地场景,而是从场景需求出发,以机器人为载体,打造了完整解决方案。
千巡科技巡检机器人
目前,千巡科技已经向市场推出了室内巡检与室外巡检机器人产品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据了解,千巡科技自研了3D-SLAM技术、AMR主控器,实现了机器人产品及模块化的机电系统的量产,云台相机等核心零部件也正在自研过程中,完全自主化后可实现更好的性能优化,并降低产品和整套方案的成本。
在具体功能上,千巡科技智能巡检机器人采用了“AI+BI+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千巡科技的巡检机器人可根据搭载的识别算法准确识别巡检目标,同时由于配置了边缘计算能力,巡检机器人可自主分析识别结果并触发联动机制,及时上报或提醒相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
此外,所有巡检机器人的巡检数据都会上传SaaS管理平台,并根据巡检目标和巡检频次的不同实时刷新。王淮卿表示,目前电力行业对智能巡检机器人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都很强,但研发商提供的产品必须是可靠的、方便的,如果机器人或系统本身也需要人工去经常维护,那就失去了机器人赋能的意义。
为此,千巡科技在巡检机器人的定位算法、导航算法及上层功能算法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优化,以确保机器人工作状态的精准和稳定。目前千巡科技已经完成了数十台巡检机器人的出货,其中80%的机器人落地在了电站场景。据了解,在已经交付的十几个电站巡检项目中,千巡科技的机器人及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三千小时无故障运行。
人员方面,千巡科技目前拥有员工40余人,基本均为技术研发人员。王淮卿表示,千巡科技仍在稳步扩充团队,同时在产品方面,也在积极推进社区巡检和其他巡检场景的机器人解决方案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