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大型红色沉浸剧《再回延安》每天3场 上万观众集体飙泪 成延安红街最热打卡地

2021-06-30 17:26:11

 

来源:中国网财经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17岁的红军战士刘宝顺,带上牺牲战友的祝福,念着班长绣在红旗边缘的这句话,撑着红旗班那面旗帜独自走出了草地……

班长的这句话出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热风》,光,代表着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而这催人泪下的一幕,反复出现在全国首部大型红色沉浸演艺《再回延安》的演出现场。

陈晓宇 摄影

从6月11日首映至6月30日,这部由“再回系列”知名导演张冬、丛明玲创作的红色行进式情景体验剧,已在延安红色旅游新地标——延安红街,连续上演了近50场,几乎场场爆满。

据统计,延安红街开街短短十天,就有上万名各地游客涌入“再回延安”沉浸演艺馆。其中,有亲历过革命年代的退伍老红军,有携全家人接受红色教育的退休老党员,有附近高校和中小学的学生,还有远道而来、慕名打卡的青年。

《再回延安》的红色观演热潮正席卷而来。

沉浸演艺再现真实:行走中体验感人剧情

“我叫刘念,是一位老红军的后代。去年冬天父亲去世,在遗物中,我发现爷爷留给我的一本日记,里面断断续续记录了一个普通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和感触……”

《再回延安》以“爷爷”刘宝顺的日记展开,从聆听红军讲述长征故事开始,用倒叙的方式将我们拉回战火纷飞的红色年代。

在刘念的讲述中,人们漫步迈进一座巨大的窑洞状建筑,凌空穹顶之上,高低错落悬挂着几十把椅子,三位红军老战士默默独坐高台,思念着牺牲的战友——这是一间记忆的博物馆。接下来,观众分别见证了一簇燎原的星火、一条漫漫的长征路,和一面不朽的旗帜。

陈晓宇 摄影

作为国内首部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再回延安》不同于以往镜框式的“坐着看”,而是采取了行进式的“走着看”沉浸形式,同时利用声光电、真实风雪等高科技手法,打造多重体感互动的体验。

一幕幕真实的场景与一位位动情的演员,将观众带回到了长征时期的峥嵘岁月。

爬雪山场景中,四周温度随之下降,观众仿佛置身于冰天雪地,红军们在雪山峭壁滑落、摔倒、又不断攀爬的画面,让人忍不住揪心;过草地的场景,空中展开的舞台需要抬头仰望,扑朔中宛若梦境,看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伤病倒在路上,更令人倍感征途之艰难。

陈晓宇 摄影

只有17岁的刘宝顺带着红旗爬过雪山,走过草地,扛过了所有的艰苦卓绝和生死存亡。日记的最后,刘宝顺在和平年代走向了生命的终点,以花甲老人的模样和早已牺牲的战友们团聚。

热门打卡地一票难求:上万人观演集体飙泪

作为革命圣地,延安有无数红色故事可以讲述。《再回延安》则以一种创新的表达方式,赋予了故事讲述者更大的空间,同时带给观演者更强烈的震撼。

陈晓宇 摄影

据介绍,该剧目上演以来人气最高的一场周末演出,400多张票转眼售罄,整个剧院内外人头攒动,大家对前厅正在沉浸式无声表演的序章演员,充满了好奇。而演艺一开场,进行式场景大幕拉开,观众立刻被感人的剧情、动人的表演和惊人的特效所吸引,氛围变得格外肃穆。演至高潮动人之处,大多数人都忍不住现场飙泪。

来自山西的观众高华说,“我觉得自己仿佛走进剧里,成了一个红军战士。历史的画面在这一刻被艺术重新唤醒,让我深刻感受到可视、可触摸、有温度的‘沉浸式’演出。”

陈晓宇 摄影

“整场演出,我差不多有一半的时间一直在哽咽,眼中泛泪、口罩浸湿。在我心中,《再回延安》不仅是顶级的红色经典,即便放在整个舞台剧范畴也堪称绝佳。”来自北京的年轻游客赵欢说。

带女儿第一次来延安的上海游客张萍说,“希望孩子在这里重温革命历史,《再回延安》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最好的教育在于体验,铭记苦难,才会珍惜眼前。特别是看到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吃上了‘怎么吃也吃不够的馒头’,那些牺牲已久的战友在刘宝顺的梦里为他鼓劲,我和孩子几度落泪,特别感动”。

红色教育润物无声:走出剧场便是传承者

红色基因要浸润人心,红色文艺精品的创作与传播是重要途径。近年来,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产品也越来越丰富,红色演艺、深度体验游等新品类日益成为刚需。

同程旅游的调查显示,22至31岁、42至51岁和21岁以下三个年龄层对红色旅游的偏好度高于其他年龄层人群。特别是在“Z世代”群体当中,红色演艺已经后来居上,成为最受青睐的红色旅游产品之一。

陈晓宇 摄影

如何能让观众沉浸其中体验红色文化的魅力,而不是一味“宣教式”被动接受,《再回延安》给出了满分答案。

“观众走进剧场时,不仅仅是一个观看者,更是一个亲历者,当他走出这座剧场时,便成为一个传承者。”《再回延安》的总导演丛明玲介绍说,这部戏讲的就是“父辈”两个字,传承的是那一束光,希望《再回延安》成为一个红色的经典项目,让英雄的故事永远常青。

总导演张冬、丛明玲是全国著名的实景演出剧导演,曾打造《又见平遥》《再回西安》等数十个中国知名的“再回系列”实景演出,《再回延安》堪称这一系列的扛鼎之作。

创作团队多次在延安采风,将一个个老红军的故事进行整合和淬炼,让“刘宝顺”成为千千万万个红军的一个缩影,并经过一年多的艺术创作与空间设计、三个多月的紧张排练,最终诞生了这部中国首个红色室内情景体验剧。

在他们的精心打造下,通篇没有说教,不讲什么大道理,只有平实又坚强的一个个战士,用最质朴的语言表达着最强悍斗志的《再回延安》,成为延安红色旅游新地标延安红街上的热门打卡地。

陈晓宇 摄影

一份针对《再回延安》单场次400多名观众的观演感受统计显示,全场观众对工作人员、演员表现、舞台效果、剧目内容及演出时长的满意度均超过90%。演出结束后观众对整剧评价极高,纷纷表示“老演员舞台表现出色”、“舞台效果棒,演出真实生动”。

全部剧情中,观众评价和参与度最高的是第四幕“一面不朽的旗帜”。当所有人仰望并伸手触摸那面浸染着革命烈士鲜血的巨大的五星红旗时,每一个人都仿佛是一道光,一个火把,一个参与历史书写并将其传递下去的人。而《再回延安》的意义,便是让我们这些后来者记住他们的故事,将红色的精神世代传递下去。

(以上图为万达集团提供,授权中国网财经使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