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市值管理,还是操纵市场?

2021-05-18 09:59:09

 

来源:澎湃新闻

前“私募冠军”叶飞最近公开喊话中源家居,称自己曾通过中间人参与该公司的市值管理,事后遭遇“赖账”。叶飞还表示要陆续曝光存在此类行为的18家上市公司。目前,证监会已经宣布对相关账户涉嫌操纵中源家居等股票价格立案调查。

叶飞的举证,使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乱象再度引发投资者及公众热议。市值管理,本是上市公司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

然而,当前不少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却严重异化,或是制造业绩、业务重组等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或通过内幕交易,人为制造业绩股价暴涨假象,从而诱导投资者跟进,高位套现获取暴利。此类行为严重损害了投资者权益,也对股市生态造成破坏。

此类所谓“市值管理”,涉及上市公司、股东方、中间人等多个环节,内外勾结,手法隐蔽,正成为新的“割韭菜”手段。此外,近年来部分中介机构、股市“大V”违反专业操守,通过所谓业绩预期分析等方式,鼓吹企业诱人前景,更令投资者防不胜防。

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监管层对于股市市场操纵行为加大了问责力度。就在近期,江丽芬、景华因操纵市场而遭重罚,其中景华因涉嫌操纵“仁东控股”,被处以50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此次证监会的调查,如能证明涉事上市公司确有操纵股市的行为,相信当事公司不可能逃脱严惩。

但也要看到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那就是如果此次不是因为窝里斗,“分赃不均”,被叶飞公开举报,“市值管理”乱象何时才能浮出水面?总之,打击以“市值管理”之名行股市操纵之实的违法行为,不能光靠个别人的举报,而必须仰赖于制度保障。

当务之急,是解决以往偏重于行政处罚的局限、违法成本偏低等问题,通过加大司法追责和经济赔偿力度,让违法操纵者以及相关参与者承担更多的民事、刑事责任,形成更具威慑力的事前防范、事后惩戒机制。

另一方面,监管层不妨大胆探索“吹哨人”制度,从而鼓励内部人举报的积极性,由此挖掘更多线索,形成对违法操纵股市行为的精准打击。

外有执法力度的加强,内有“吹哨人”的监督,双管齐下,标本兼治,方能推动市值管理回归正轨,真正形成对市场操纵行为的有力震慑,有力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