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个税收入增长近20% ,专家:房产和股权交易贡献较多
4月21日,财政部公布了一季度财政收支“账本”。
受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涨幅有所扩大影响,今年1至3月全国累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15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4.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7.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同比增长21.7%。
而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全国税收收入为48723亿元,同比增长24.8%,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4.3%。毫无疑问,这显示了中国经济继续稳步恢复的势头。
个税收入大幅增长
分税种看,一季度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19%,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23.1%。对此,财政部发言人表示:“除居民收入增长带动外,还与股权等财产转让收入和股息红利收入增长有关。”目前,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收入比重约为8.2%。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说,随着就业形势的边际好转,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至5.3%,居民收入有所改善,尤其是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改善明显。同时,一季度房地产销售较好,房地产交易活动活跃,房产转让等贡献的收入较多。此外,一季度春节前的资本市场活跃,股权转让等也贡献了部分个税收入。
作为当前第一大税种,国内增值税一季度同比增长23.9%,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5.3%。考虑减税政策,在扣除2019年同期增值税税率不可比因素后,比2019年同期增长4%左右。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18.5%、12.7%,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为-0.9%、-1.7%,接近回升至疫情前水平。
此外,与房地产开发投资相关的税收收入也大幅增长。契税、土地增值税分别增长68.2%、40.5%,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4.6%、23.6%。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65万亿元,同比增长48.1%。
总体上,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1万亿元,同比增长24.2%,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6.4%,两年平均增长3.2%。其中,非税收入占比继续降低至14.7%。财政部发言人介绍,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恢复性增长,符合预期,主要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加上PPI涨幅有所扩大。
罗志恒表示,一季度的财政和经济形势分析不仅要看当年同比,而且还要看两年平均增速以及环比增速。“整体上看,目前经济的恢复尚未到疫情前,且恢复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现象。”他说,需求主要来自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消费和制造业投资在逐步回升,但仍未回升到正常水平。
基建相关支出偏弱,但后续财政政策空间仍较大
财政支出方面,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87万亿元,同比增长6.2%,规模小幅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了有力保障。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13.8%、8.3%、6.1%。
不过,基础设施领域的支出力度仍然偏弱。其中城乡社区支出、农林水支出、交通运输支出同比分别下降4.1%、5.5%和7.8%。
对此,罗志恒分析说,这是由于今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节奏相对较缓,对应到项目支出相对少。同时,今年的宏观经济动能在全球经济恢复的带动下较强,对基建稳增长的诉求下降,“三保”支出以及防风险成为重点。
“财政支出与投资往往存在时间差错位,投资活动已经发生,但是财政支出尚未发生。从一季度基建投资增速看,两年平均增速2.3%,这意味着基建投资在逐步回升。”罗志恒说。
后续来看,今年中国财政政策空间或有收缩,但与国际主要经济体相比仍然较大。罗志恒认为,真正约束财政空间的是债务规模以及付息支出,而不是财政赤字。他指出,去年中国的财政刺激相对克制,政府部门杠杆率上升约7.3个百分点,远低于美国的19.6和日本的21.4个百分点。
野村证券中国经济学家团队近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预计,2021年中国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可能下降至-1.6%,远低于2020年和2019年的两位数正增速。
不过,该团队认为,如果中国名义GDP增速能够快于政府预期,那么增幅恢复加上在通胀将有利于财政收入增长。不仅如此,财政存款在2020年显著增长,地方政府并未用完当年债券发行限额,这意味着去年部分存款和债券发行额度可以留到今年使用。
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2021年预算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4.47万亿元,尽管2021年新增限额与2020年相比减少了2600亿元,但仍高于2019年水平。
而财政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951亿元。按用途划分,发行新增债券364亿元,发行再融资债券8587亿元。
财政部发言人介绍,一季度全国各地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进度较前两年有所放缓,主要是2020年发行的专项债券规模较大,政策效应在今年仍会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