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万亿可售货值 碧桂园获多家国际评级机构给予“投资级”
坚持“行稳致远”的碧桂园(02007.HK),再次向投资者递交了一份靓丽成绩单。
3月25日,碧桂园发布2020年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权益销售额约5707亿元,规模稳步提升;毛利突破千亿元大关至1009亿元,净利润约541亿元,盈利能力强劲;权益回款率达到91%,多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平均融资成本仅5.56%,净负债率仅55.6%,均处行业较低水平。此外,公司自2017年起连续4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20年更是位居全球房地产行业首位。
“2016年至2020年期间,公司权益销售复合增长率达到25%。”碧桂园管理层在业绩会上指出,预计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可售资源充足。且公司有信心在未来3年每年录得10%的权益销售额增长。
稳健向好的发展态势,加上拥有绝对优势的财务基本面,让碧桂园收获了包括穆迪、标普、惠誉三大世界评级机构的集体看多。其中,穆迪将碧桂园评级逆势调升至投资级Baa3,其指出,这反映了该公司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强劲的流动性和穿越周期的具有弹性且稳健的运营记录。公司在中国各主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储备,足以支撑未来三至四年的业绩增长。
“三四五线城市大有可为”
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和丰富优质的土地储备,成为支撑碧桂园高质量增长的基石。
过去一年,碧桂园通过多元化拿地策略共获取511幅优质土地,权益总代价约2100亿元。其中,有75%的土储聚焦五大都市圈,当期获取已开盘项目中,年化自有资金回报率大于30%的超过9成,新获取的项目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强房企拿地权益比逐年下滑的大背景下,碧桂园2020年新获取土地权益比高达88%。权益比越高,对公司未来结转权益利润贡献也就越多。
截至2020年底,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中国内地项目总数为2958个,业务遍布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9个地级市、1350个县市级/区/县/镇,成为业内唯一一家进驻中国内地所有省份的房企。同时,碧桂园在国内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1.75万亿元,潜在的权益可售货值约5000亿元,权益可售资源合计约2.25万亿元,以此前权益销售额为基数,可强力支撑公司未来3.5年以上的发展。
在区域划分上,碧桂园前瞻性地深度布局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长江中游、成渝等五大都市圈,很好契合了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2020年底可售货值中,98%位于常住人口50万人以上的区域,93%位于人口流入区域,73%位于五大都市圈,大多数货量的分布符合人口流动趋势。
整体来看,碧桂园的土地储备兼具广度和深度,广泛布局可以分散风险,深度聚焦则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十四五末城镇化率要达到65%,这为碧桂园的主战场特别是三四五线城市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据碧桂园管理层透露,公司2021年土地开支和2020年基本持平,即2000亿元左右。今年权益可售货量约9600亿元以上,预计全年去化率不低于65%。
中信证券指出,碧桂园作为全市场唯一破解三四线开发难题的企业,预计五年后公司在三四线单城的平均市占率达到15%以上,且布局城市数量大幅增加,公司在中国的整体市占率有望向10%迈进。
三大世界级评级机构集体看多
在保持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碧桂园坚持一贯审慎的财务策略,持续降低负债率与融资成本。
报告期内,碧桂园权益物业销售现金回笼约5193亿元,权益回款率达到91%,已连续5年高于90%,在行业继续保持领先。销售回款率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指标,回款率越高,反映企业财务资金管控能力越强,进而大大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时,碧桂园的有息负债总额及融资成本也得到进一步下降。截至2020年底,公司有息负债总额同比下降11.7%至3265亿元,期末平均融资成本仅5.56%,同比下降78个基点。同时,公司净负债率已连续多年低于70%,今年更是低至55.6%,远低行业平均水平。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0年百强房企平均净负债率为94.6%。
“按照现有的经营节奏,公司有信心在2023年6月前实现三道红线指标全部达标,晋级绿档房企。”碧桂园管理层续称。
鉴于公司财务安全边际可确定性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房企融资新规落地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碧桂园境内外主体信用评级仍维持稳定。报告期内,穆迪将公司评级逆势调升至投资级,标普也将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调升至“正面”。加上之前惠誉的评级,全球公认最具权威性的三家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均给予了碧桂园“高评”,这在国内民营企业中屈指可数。
得益于多家国际权威评级机构的信用背书,碧桂园获得更多投资者的青睐,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持续优化。据统计,2020年碧桂园共发行了7笔共计35.44亿美元海外债券,票面利率位于3.125%-5.625%区间,远低行业平均水平。今年1月,碧桂园成功定价发行双年期共计12亿美元债券,其中5.5年期票据票面利率仅2.7%,再创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新低。
三大主业协同并进
地产主业稳健发展的同时,碧桂园先后布局机器人建筑、机器人餐饮、现代农业、新零售等新业态,全产业链优势进一步强化,协同效应凸显。
其中,博智林作为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自2018年7月成立以来,团队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实现了建筑机器人从自主研发、小批量生产到工程测试、工程服务及批量化商用,并进行了全面的端到端规划及实践,构建了完整的全周期闭环。公司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46款,其中18款建筑机器人已投入商业化应用。累计递交专利申请近3000项,已获授权近1000项。
同为碧桂园全资子公司的千玺机器人集团,致力于将更先进的科技、文化主张运用于多元化餐饮服务上面,向全社会提供健康、卫生、好吃、快捷、实惠和富有科技感的美食。截至今年2月20日,公司累计提交883项专利申请,已获授权411项,自主研发机器人设备及软件系统80多种;为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碧桂园还在2018年成立碧桂园农业控股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形成研发服务、智慧种业、现代农业科技园、海外大农业、社区生鲜门店等五大核心业务版块。
据碧桂园管理层透露,公司2020年在新业务方面的研发费用投入超过26亿元,明年有信心将建筑机器人和机器人餐厅业务实现整体盈利。
专家指出,随着碧桂园的地产、机器人、现代农业三大重点业态的协同发展,以及全面优化提升之后有了实际成效,这都将会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原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