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联合精准诊疗 助力纤维肌痛共病管理
纤维肌痛是一种以慢性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为特征,经常伴有疲劳、无恢复性睡眠、认知障碍、抑郁和焦虑的疾病。5月12日是国际纤维肌痛关爱日,今年活动的主题是“揭露隐匿在常见病下的疼痛”。值此之际,首届“中国纤维肌痛共病管理云端高峰论坛”在线上举办,旨在加强大众对纤维肌痛的认识,提高临床医生对纤维肌痛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策略的把握,开启纤维肌痛共病治疗策略时代。
据了解,全身弥漫性疼痛和广泛压痛点是纤维肌痛的主要临床特征。纤维肌痛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18岁至60岁患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岁以后趋于平稳,其中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在风湿科门诊中,该病仅次于骨关节炎,所占比率高达15.17%。
在纤维肌痛患病人群中,一半以上患者伴有头痛,以慢性偏头痛和慢性紧张性头痛最为多见,其纤维肌痛共病比例分别接近55%和45%;还有很多患者会出现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执行功能减退等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甚至处于严重的焦虑、抑郁状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樊碧发教授表示,纤维肌痛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但由于其往往与其他疾病共病存在,导致其诊断率、治疗率较低,并且由于其发病机制的特殊性,常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
由于纤维肌痛的临床表现具有很大的异质性,患者往往以某一阶段性的突出表现就诊于特定科室,被诊断为其他疾病;加之纤维肌痛患者在经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各类检查未发现异常,导致该病的误诊或漏诊现象频发。相关数据数据显示,我国纤维肌痛患者首诊误诊率高达8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科梁东风教授指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纤维肌痛的主要症状在普通人群中呈连续性分布,而纤维肌痛处于这种生物-心理-社会不适症状连续体的末端。由此提出“纤维肌痛倾向”的概念,可以借助纤维肌痛症状量表(FS)来评估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以此来判断临床干预的必要性以及效果。梁东风说,关于纤维肌痛的诊断,国际上目前的共识是,根据临床症状即可做出诊断,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不是必要的诊断依据,可以视情况用于其他共病疾病的识别,因此,纤维肌痛的诊断不是排除性诊断。
此外,共病是指同一患者并存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而慢性疼痛性疾病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中枢性疼痛,这种现象在纤维肌痛患者中普遍存在。数据显示,27.3%的慢性腰痛、17.5%的脊柱关节炎、11%的骨关节炎、7.7%的类风湿关节炎与纤维肌痛共病广泛存在;也有患者会同时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肌筋膜综合征、情绪障碍等疾病。北京协和医院骨科翁习生教授指出,鉴于其具有较高的误诊率和较长的诊断周期,常表现为共病现象,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诊疗上非常复杂,因此需要风湿科、神经内科、疼痛科及骨科等多学科临床专家的共同协作,关注纤维肌痛共病危险因素,推进纤维肌痛快速识别,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积极干预方案,从而实现利于原发病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降低药占比的多重获益。
目前在我国,纤维肌痛尚是一种鲜为人知的疾病。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知和诊治经验不足,患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诊疗,不仅要承担更多的疼痛感,往往辗转不同科室,还会造成一定的经济压力。纤维肌痛的治疗强调基于生物-心理-社会方法的纤维肌痛多模式治疗,可选择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对纤维肌痛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研究证实,中枢敏化是纤维肌痛的重要发病机制。与临床上更为熟知的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疼痛不同,中枢敏化引起的疼痛,就像是机制体全身的疼痛感知被放大,表现为痛觉敏感。若能够抑制中枢敏化,可有效改善纤维肌痛的疼痛症状。目前针对纤维肌痛机制性治疗药物已实现突破,临床上已有全新一代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治疗纤维肌痛,可同时调控上行传导通路和下行抑制通路,抑制中枢敏化,治疗纤维肌痛快速起效、有效缓解疼痛、改善睡眠,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内科于生元教授提出,未来一方面要提升临床医生对纤维肌痛的识别、诊断能力,以共病为切入点,多学科协作为抓手,积极干预,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另一方面要向公众科普纤维肌痛科普知识,引起对纤维肌痛的关注,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多部位慢性疼痛,同时伴有躯体不适、疲劳、睡眠障碍、晨僵以及抑郁焦虑等,经体检或实验室检查无明确器质性疾病的客观证据时,应需高度警惕纤维肌痛的可能并尽早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