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9年(第二届)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会31日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发言指出,支持金融部门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我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各项政策措施推动下,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纷纷加大投入,抢滩布局,各种金融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快速兴起、蓬勃壮大。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资金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为2013年的6倍。实践证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不仅为金融创新产品提高服务效率和品质注入了强大的动力,而且为强化金融监管、提升金融风险的防控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王新哲认为,随着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车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和金融科技应用场景的日益丰富,我国金融科技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关报道】
新华社评论:目前的区块链技术类似于20年前的互联网技术
区块链最近迎来一波“刷屏”,这既反映出人们对区块链赋能各行业的无限遐想,更是对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的满怀期待。“区块链+”,千钧之力如何释放?
担当新一代基础设施成色日增
“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成为推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引擎。”日前举办的上海数字经济创新峰会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巡视员季晓烨如是说。
作为底层技术,区块链有望为各个行业赋能,甚至带来颠覆性改变。
“区块链可以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国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理事长郭宇航说,5G、物联网的逐步普及将带来全社会数据量的几何倍增长,由此伴生诸多矛盾掣肘数字经济发展。“在可见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区块链技术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降低数字世界的摩擦。”
作为国内较早涉足区块链的企业,火币集团创始人李林也认为,区块链是一个提高数字经济协作、增强信任,且降低时间、人力成本,促进各行各业繁荣发展的技术。
从泛金融,到智慧城市建设,再到车联网,“区块链+”开始展现出助推行业发展的不俗实力。
早在去年4月,北京睦合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工信部旗下机构共同组建“大数据价值研究中心”,深度开掘“区块链+大数据”潜能。如今,研究成果已应用到“保险智能定损理赔”“保险大数据风控”等保险科技化产品和服务中
国际竞技“排位赛”已经鸣哨
工信部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显示,区块链正在成为全球技术发展的前沿阵地。随着“区块链+”的潜能展现在世人面前,各国争相挤进赛道,我国目前在赛道上处于前列。
2016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区块链技术列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去年6月,工信部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继续鼓励区块链等新兴前沿技术在工业互联网中的应用研究与探索。
“中国区块链应用在国际上处于先进水准。”郭宇航判断,区块链在供应链金融、票据等领域已有多项落地案例,与国外相比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上半年全球区块链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前100名的企业中,中国占比高达67%。
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企业对高效可信的需求、以及政府的高度支持,都是驱动中国区块链市场发展的关键。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中国区块链市场预测认为,区块链市场强劲的增长态势将在未来3年延续,2018年-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78.3%。
乐观背后不乏隐忧。业内人士坦言,尽管拥有不错的基础,但制约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创新发展的短板仍不容忽视。区块链的核心创新如“共识机制”等,大都属于“拿来主义”,原创性相对不足。相比技术属性,国内区块链的金融属性更为突出。
释放潜能尚需苦练内功
“目前的区块链技术类似于20年前的互联网技术。”金融分析师肖磊认为,当下看待区块链技术,既不能过分高估短期影响,也不能低估长期在产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可以预期的是,区块链技术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推动标准化,各部门间信息不能认证的问题将得到解决;极大增强社会信息化、数字化程度,“我爸是我爸”这类奇葩证明将成为过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提升安全性。
但受制于硬件、观念等约束,区块链技术短期内还难以迅速推动某一行业走上巅峰。郭宇航坦言,区块链在实验室表现良好,但在实际应用中仍缺乏吸引力,这也是区块链迄今备受争议的原因。
国内区块链技术仍需在性能、扩展性、隐私、安全等多个维度突破,以满足未来大规模系统应用的需要。鼓励共识、密码、分布式通信与存储等领域基础研究,拓展行业应用广度与深度。
李林认为,区块链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充分融合,可以为实体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