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信托争食科创板蛋糕 网下打新热情高涨
第二批科创板基金定于6月5日发售。此次,鹏华、华安、广发、富国、万家这五家公司获批的是科创主题3年封闭型基金,将参与科创板股票战略配售和网下打新。
如果说战略配售是“大额批发”,那么网下打新就是“零售”。由于大部分基金公司尚未发行战略配售基金,通过公募基金打新也是一个选择。“普通基金一样可以做,所以大家都在积极准备。”深圳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不仅公募,私募、信托等机构也在积极把握科创板网下打新的投资机会。“我们也在发科创板打新产品,和私募一起合作。私募属于C类,能分到30%左右,我们设置的规模较小,一只产品大约是1个亿。”华南一位信托人士也表示。
收益可观
根据3月1日上交所发布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科创板的网下发行与现行制度有较大的不同。科创板网下发行将个人及普通机构“拒之门外”后,C类专业机构获配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由于网下发行比例大幅度提高,网下整体获配比率将显著提高。
“与现行打新制度相比,私募对科创板打新的兴趣更大,我们也在积极准备。”该华南信托人士表示。
多位受访人士称,科创板上市大概率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溢价,特别是前期炒作空间较大。
“没有任何溢价空间就不会有人参与。上市之后出现一定的溢价,或者绝大多数公司出现一定的溢价,是促使大家愿意参与定价的重要原因。”某公募基金经理向第一财经表示,“如果上来就破发,那就没有人愿意参与定价,定价也谈不上合理。关键在于定价的溢价程度到多少是合适的,过高过低都不合适。境外市场通常是溢价20%左右,国内溢价则高一些。考虑到长期不确定性,平均40%~60%的溢价我觉得就比较合理,当然早期的溢价率可能更高些,中长期必然回归正常水平。”他进一步称。
一位私募分析人士表示,科创板前期炒作会比较严重,单只股票收益率会很高,中后期收益率水平将逐渐下行。“预计年度发行数量超过200只,且前3个月发行占比达50%左右。建议提前参与,前期参与收益率更高,之后收益水平将逐步下降。”
上述信托人士也表示,假设单一产品规模9000万,其中1000万~1500万用于获配新股缴款,7500万~8000万用于底仓配置,计算预计年化收益率将达到30%。
“如果涨幅是1倍,1亿规模的产品打新可贡献的收益率约为7%。所以科创板打新收益率很可能出现前几个月较高之后下降的情况,此情况也与创业板和中小板成立初期的情况类似。”上述私募分析人士也称。
或仍是23倍PE报价
在上述私募基金人士看来,对科创板的询价,证监会并无特殊要求,且每个机构可以申报不超过3档的拟申购价格。由于对一致预期报价的偏离都要承担被剔除的风险,所以询价差异影响不大,尤其在科创板发行初期,机构仍会以不超过23倍市盈率“天花板”的方式报价。
“相对成熟的企业,比如满足中小板主板创业板条件的企业,它的估值还是不应该有太大的脱离;我们讲的特殊性估值只存在于特殊阶段的企业,而不是盈利模式成熟、已经过了快速发展期的企业,除非是体量特别大的,像一些芯片企业等。对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盈利有4000万~5000万以上,PE估值法是一个较好的估值方式。”他说。
第一财经也注意到,根据目前科创板申报资料,申报企业在估值定价时PE是一个重要的估值指标。
例如杭州鸿泉物联网的招股说明书披露,2015年9月,北大千方以8800万元价格受让55%股权,对应公司整体估值1.6亿元,以2015年承诺业绩1700万元计算,PE倍数为9.41;2017年6月,北大千方以8118.88万元价格转让公司12.49%股权,对应公司整体估值6.5亿元,以2017年承诺业绩2650万元计算,PE倍数为24.53。
“定价是个很复杂的事情,光看PE肯定也不行,比如亏损的企业没有PE、微利企业没有PE。从现在角度来看,估值体系是多元化的,而不能简单看待。”上述公募基金经理告诉第一财经。
多位分析人士均表示,对于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会使用不同的估值方法。
在鹏华基金稳定收益投资部总经理姜山看来,科创板打新也是市场化定价,里面必然牵涉到公司的定价是否合理,哪些公司参与,哪些公司不参与。甚至那些不参与的公司,如果破发后在某一时间是否有价值。从这个角度看,科创板打新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当然新股投资的核心还是对公司中长期价值的判断。
“如果亲身参与了2009年到2014年的市场化新股询价,看到许多公司破发,市场有几年也表现不好,这就非常考验公司的定价能力了。”姜山表示。
“科创板的投资风险主要在于价值判断,因为有很多创新型企业,如何判断其中长期投资价值和短期市场价格的关系,寻找合适的买入时点十分关键。交易风险主要是在头5天没有涨跌幅限制之时,需要避免过往出现的风险再次产生。”他对第一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