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进入风口期 服务消费升级势头明显
近几年,消费金融迅速崛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60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8%,服务消费升级势头明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8月底,网贷平台消费金融累计成交额365.94亿元,占比网贷行业的26.66%。
“消费金融行业已进入风口期,而这背后离不开消费升级的宏观环境和金融科技的发展。”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近日表示。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指出,要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保持居民合理杠杆水平的前提下,加快消费信贷管理模式和产品创新,加大对重点消费领域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消费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消费金融当前最重要的是服务创新,创新才能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南南合作金融中心主席蔡锷生明确提出创新与消费的关系。
“2010年后,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用户行为开始线上化,而一旦线上化后,用户的数据和行为可以留存、沉淀、分析,基于对用户行为的数据分析,可评估用户的风险、实时察看用户的信用变化,从而为消费金融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薛洪言称,随着金融科技的驱动,互联网消费金融开始崛起,成为消费金融结构里面重要的新生力量。
业内人士称,大数据风控、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行业不断深化应用,在智能风控、智能客服、精准营销等方面得到广泛使用,有效提高了消费金融行业效率,降低了行业的综合成本。
“金融科技对消费金融的促进主要表现为大数据风控。”薛洪言表示,大数据风控拓展了数据边界。传统的银行开展消费贷款风控时,更多看征信、职业、是否在该银行有房贷,如果不是,可能不会提供服务。如果借助大数据风控,则会依据用户在互联网的数据进行信用评分,针对所处信用评分的水平提供相应的消费金融产品、制定相应的利率,拓宽了数据边界,也等于拓宽了用户的边界。随着大数据风控崛起,只要有数据,所有互联网用户都可以成为潜在用户群,这是大数据风控发展对消费金融从行业层面重要的驱动力量。
“当大数据风控成为主流风控模式的时候,行业从业者从原来的银行、金融机构为主,扩宽到很多互联网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薛洪言说,而大数据风控使消费金融跟场景更好地结合。用户线下购买商品时,由于传统风控手段可能需要一两周时间才能给用户提供合适的消费金融产品,告诉他能否申请、多少额度,所以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很难跟场景相融合。但大数据风控可在短时间内推荐一款消费金融产品,做到实时风控,为消费金融发展扩大了应用的边界。
但消费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遭遇到了一些问题。“目前消费金融呈现发展不快、理念落后、创新不够、供给不足的发展现状。”中行原副行长、中国交易银行50人论坛主席张燕玲曾表示。
“在消费金融行业内部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数据层面的用户隐私保护、行业层面的数据孤岛、数据交易乱象等。”薛洪言表示,在经营层面,过去几年消费金融的行业门槛非常低,没有牌照也可参与很多环节,导致参与者鱼龙混杂,进而导致出现很多乱象,例如:高利贷、暴力催收以及部分借款人过度借贷等,这都需要改善以保持消费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另外,薛洪言介绍,2016年后,手机网民数量增速基本上在5%以下,获客越来越难,获客成本越来越贵,加大了消费金融行业经营成本,也给行业高速发展带来回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