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产业逐步沉淀 研究者也被赋予新的身份
高校知名教授被企业或机构聘请当顾问早已不是新鲜事儿,在机器人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走出实验室,变身创业导师或者技术专家。
近日,北京,在主题为“推进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协作共融”的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年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王田苗教授表示,随着智能材料、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一批新的科学家、新的创业者涌入这个行业,在资本寒冬期间,机器人行业能不能相互抱团,形成资源对接十分重要。
王田苗就是将实践与理论结合的一位业界代表。这些年来,他除了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传播知识,也在资本界、产业界发出更多声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在机器人产业逐步沉淀的当下,很多研究者也被赋予新的身份。
企业把实验室开到学校
“2018年,机器人的关键词是融合。”河北工业大学机器人及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李铁军告诉记者,随着技术不断迭代,机器人融合在科研与市场、产业与城市融合方面进一步加深。
“融合其实一直贯穿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但眼下的融合进入了实质阶段。”河北工业大学科研院院长张明路表示,从2014年、2015年起,机器人产业一片火热,产业、科研、政策、市场、资本的融合不断加深。相比几年前拿着PPT讲故事的“泡沫化”阶段,目前行业的准入门槛和技术的分水岭已经开始显现。从这个角度而言,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门槛进一步提升。
随着整个大环境的变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融合紧密性也进一步提升。“有时候觉得自己一人分饰三角,同时扮演教授、工程师、商人的角色。”李铁军表示,其2018年还带领团队组建了几个研究院,进一步加深产学研之间的联系。
“人力资源、智力资源半径需要拓展,把人才放在技术的身边,将会加速技术迭代的能力。”李铁军进一步解读称,现在业界出现了一种做法,即企业把部分实验室直接引入大学。通过校企合作设立研究院、开设合作研发体系平台等模式创新促进机器人学界和产业界的对接。
王田苗表示,在某种程度上,机器人的一系列专业知识较为抽象,而专业教授如果曾经有过企业第一线的经历,也可以提升人才培养效率。
张明路告诉记者,在机器人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研究者们也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高校教授更加注重技术和应用的对接,而投资人更偏重分析商业模式,有时候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偏差,在某项技术进入市场推广时遇到一定问题,迫使一部分研究者自己创业。
“除了平时的研究项目,不定期举办年会和路演也是为了促进企业家、科学家、工程师深度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具备解决机器人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对于这种角色的互动和转换,南开大学韩建达教授表示,核心技术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离不开产业界和科研领域深度的融合合作。
研究者不应过分干预经营
不可否认,高校研究者走入市场正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催化剂”,但当研究者真正走向市场,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也显得很重要。
“学界的人走向市场并不奇怪,一人分饰多角也不矛盾,但把握好度。”一飞智控创始人、天津大学教授齐俊桐表示,研究者具备技术基因,能够从源头保障技术的稳定性。但当走入产业界,推动一个技术走向商业的过程中,研究者也需要转变思维,不能过分关注于科技机构的研究性,否则难以变现走入市场。
在齐俊桐看来,一般而言,学界的研究者创业或者进入公司更多偏重于担任技术顾问的角色,既能近距离的把握市场需求,又不过分干预公司的经营模式。
而张明路也表示,不论担任几个角色,要谨记研究者的主要作用永远是技术攻关,即便和别人合伙开公司,也只是掌握一定决策权,经营模式和商业策略是投资人企业家去做的事情。
不可否认,产业和学界融合一直是贯穿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长期从事机器人研究工作的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伟对记者说,但跨界融合并非易事情,并不是每一次融合都能够找到契合点。比如,主攻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如果跨界走入农业机器人,在通用技术上不会面临难题,但相比工业机器人有序的操作环境,农业机器人的非结构环境是摆在面前的一大挑战。
李伟也提醒,很多本身不具有农机背景的公司在做农业机器人时,往往口号喊得非常响亮,但并没有把握到农业机器人的实质,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也难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