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加剧 智能制造水平亟待提高
生产方式发生深度变革 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加速涌现
师建华指出,新形势下世界汽车产品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和网联的方向发展。汽车正在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乘员、车辆、货物、运营平台,与基础设施等实现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生产方式向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研发制造效率大幅提升,个性化定制生产将成为趋势。
当前,互联网与汽车的深度融合,使得安全驾乘、便捷出行、移动办公、本地服务、娱乐休闲等需求充分释放,用户体验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社交圈对消费的导向作用逐渐增强,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比例持续提升,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主要方向。
从全球来看,汽车发达国家纷纷加快推进产业创新和融合发展。发展中国家积极承接国际产业和资本转移。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汽车产业国际化发展进程提速。产业边界日趋模糊,互联网等新科技企业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传统和新兴企业竞合交融发展,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汽车产业生态正在重塑。
师建华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及关联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推动消费结构升级、转变生活方式、促进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汽车相关产业税收占全国税收比、从业人员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比、汽车销售占全国商品零售额比均连续多年超过10%。
从2000年起,我国汽车产业开始飞速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整车研发能力显著增强,节能减排效果显著,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高,中国品牌也得到了迅速成长,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在SUV和商用车等细分市场具备了一定竞争优势,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市场位居全球第一。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888万辆,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占比50%左右,市场认可度大幅提高。
师建华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低速平稳增长、竞争加剧的新常态,作为全球第一产销大国,中国汽车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由大到强的关键发展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新能源、智能网联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变革;新需求改变商业模式;制造型企业向制造加服务型企业转变等等。中国自主品牌企业需要以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为突破口,引领整个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内外协同创新,推动全球布局和产业体系国际化。
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 汽车产业智能制造水平亟待提高
师建华认为,在世界汽车产业产生改变的同时,中国汽车产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市场挑战。
在汽车智能制造技术方面,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日本占据着主导地位。我国虽然在各个环节都有企业从事相关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但仍有待加强,尤其工厂自动化硬件产品,尚不能为汽车制造企业提供完整的支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汽车产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如何兴利除弊,加快推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尽快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当前,新的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期,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最终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短期内对企业经营造成一定的干扰;如网约车领域亏损期超过三年,分时租赁领域亏损期超过四年。
师建华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汽车合资股比放开、关税降低、金融开放等政策,将使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形态发生深度改变,并重塑产业格局。竞争主体将进一步多元化,或将出现“外资品牌独资企业”“外资品牌+科技型企业”“外资品牌+互联网企业”等多种竞争主体。产业新格局正在形成,中国品牌汽车面临产业多元化的挑战。
现阶段,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市场对于电池技术、充电不便、价格及续驶里程的焦虑,仍然是制约大部分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而在未来三到五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将极其残酷。截至目前,已有16家新企业拿到了国家发改委资质。2017年,全国新投入整车项目累计达到91个,21个省宣布了新能源项目,投资规模达到5283亿元。各类车企已经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划2020年超过2000万辆,是国家规划设定目标的10倍。
对此,师建华建议,我国汽车产业应加快推进装配智能化技术研发,实现装配自动化和柔性化,缩短新产品的生产准备周期,提高制造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降低制造环节、物流环节的成本,推动企业从传统制造模式向智能化制造模式转变。
同时,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等产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零部件企业加强与整车企业、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产业的创新和深度合作。建设汽车和相关行业共享的技术平台、研发平台和测试平台,贯通技术链和创新链。
坚持创新驱动,在“新四化”背景下,加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一批支撑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积极探索新领域新模式,顺应趋势,及时调整企业策略和发展方向,打造企业可持续竞争力。
此外,相关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积极走向国际市场。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国内企业到境外投资,提升国际合作能力;企业应树立品牌意识,抓住“一带一路”机遇,逐步开拓国外汽车市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法规制定,重点加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新型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和标准法规协调。
日前,第十四届“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在山东临沂市召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在会上指出,当前全球汽车产业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正在发生深度变革,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加速涌现、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深刻调整。为此,相关企业应当加快制造升级,实现智能制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