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角兽与大象蓝筹公司轮番上阵 A股进入IPO大型化时代
近期,A股IPO呈现出新特点——就是大型公司密集上市,独角兽与大象蓝筹公司轮番上阵,A股进入IPO大型化时代。
6月5日,中国人保成功过会,成为A股第5家A+H股上市的险企。这也是继工业富联后,A股年内第二家百亿元融资量级的企业过会,意味着A股又迎来了一个巨无霸。此前,工业富联、药明康德、宁德时代三只独角兽已相继过会。
独角兽与大象公司IPO的密集来袭,引发投资者对于A股募资压力的担忧。不少投资者质疑大型公司IPO对A股的抽血效应。管理层及拟上市公司的应对措施是药明康德为代表的“缩股”、以工业富联为代表的战投“锁股”,眼下又成立独角兽战略投资基金。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市场后会发现,对于A股来说,IPO募集资金的压力其实不大,首发募集资金规模相比总股本来说也不大。同时,中签率屡创新低,新股认购踊跃,说明市场起码在新股申购环节完全能够承受,并且还供不应求。真正值得重视的是炒新资金的溢出效应和虹吸效应。监管层要想真正解决A股IPO融资压力,不能只盯着IPO初始融资规模,而是需要将工作后移,全力解决炒新导致的独角兽“虚胖”和资金虹吸效应。
这种观点可能超出许多对市场不太熟悉的投资者的直观感受。确实,A股大型IPO不断,融资压力不小。除上述的中国人保和几只独角兽以外,腾讯、阿里、百度、京东和网易正准备以CDR方式回归A股。5家互联网巨头初期CDR发行规模将在2800亿——7000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国内计算目前符合CDR发行标准的还有小米等30家独角兽企业。
同时,A股上市银行的阵营正在持续扩容。伴随着近期郑州银行、长沙银行IPO相继过会,2016年以来“成功闯关”的银行已达12家。另外,还有17家银行在排队推进IPO进程,合计募集资金规模在400亿——900亿元。
大型IPO,除了银行还有券商。今年以来,券商IPO提速明显,在过会率大降的背景下,5家券商成功过会,分别为中信建投、华林证券、南京证券、长城证券和天风证券。中信建投登陆A股市场后,将成为第11家A+H股券商,国内前十大券商就此可以在A股聚首了。若过会券商今年全部上市,则A股上市券商将达到35家。
互联网新经济公司、独角兽企业以及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股构成了A股大型IPO的主力。这些公司募集资金规模确实不小,中国人保估计募资百亿元以上,工业富联募资272亿元,其他大型IPO募资规模也不容忽视,投资者担忧资金压力不无道理。但相对于市值50多万亿元的A股,相对于上市之后的市值扩张,A股IPO首发募资其实压力不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新股IPO上市之后的“估值虚胖”才是真正的资金压力所在。我们可从两个方面来看:
其一,今年港股与A股IPO的比较。
在刚刚过去的1——5月,港股新上市公司83家,A股仅52家。港股开始出现明显反超,是A股同期IPO的1.6倍。而在2017年,港股新上市公司183家,A股新上市公司438家,港股只有A股的42%。同时,港股市场过去5个月新增IPO申报公司数为176家,去年同期仅为97家。而A股市场新增IPO申报公司仅有23家,去年同期为107家,出现明显下滑。
这组数据,虽然没有统计募资规模,但从IPO家数也侧面说明了A股IPO压力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
其二,A股IPO首募资金与上市市值的比较。
为什么说A股首募资金规模对市场压力不大?原因在于与完全市场化的港股不同,A股IPO实行严格的行政管控。新股发行实行隐性的23倍市盈率红线,新股发行市盈率相对老股来说有较大折让,这导致新股IPO首发募资较低。
但是,A股新股在正式上市之后,市值却会快速膨胀。药明康德上市之后连续16个涨停,每股报129.91元,累计上涨逾520%,静态市盈率达到110.31倍,总市值达到1353.6亿元,流通市值也达到135亿元。而公司发行价为每股21.6元,发行市盈率22.99倍,募资仅有22.51亿元。上市前后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药明康德首募资金只有上市后流通市值的17%。其他的独角兽企业如三六零等,上市之后资金炒作更为明显,如今市值离最高点已经腰斩。
因此,要想解决大型IPO募资压力,单纯的“缩股”、“锁股”无法实质解决资金压力,独角兽战投基金恐怕也会沦为套利的打新基金。笔者认为需要将重点由IPO前端移到上市后端,解决炒新问题,不能任由游资狂炒,让这些本已规模庞大的大型公司在上市之后更成为估值虚胖的“毒角兽”。(作者系资本市场资深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