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强监管下互联网巨头的估值为何逆势飙涨

2018-04-27 15:36:00

 

来源:城市金融报

蚂蚁金服估值达到1500亿美元,京东金融估值超过200亿美元,腾讯金融业务的估值高达1440亿美元,这是近期一系列来自资本市场的消息。

估值突破天际根本停不下来

巴克莱发布报告称,鉴于蚂蚁金服多样化的支付交易服务和快速增长的线下支付用户数,将其估值从1060亿美元提升至1550亿美元,上调幅度达46.23%。

安信证券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预计2018年蚂蚁金服净利润约54.8亿美元,公司估值约1645亿美元。如考虑蚂蚁金服对外投资的标的价值,则隐含估值更高。

要知道,一年前,市场对蚂蚁金服的估值还停留在600亿美元至750亿美元之间,也就是说在过去这一年里,蚂蚁金服的估值实现了翻翻。

而腾讯金融同样如此,天风证券近期发布研报称,腾讯金融(微信支付+财付通)的估值可以达到1200亿至1440亿美金。而在2017年5月份的研报中,天风证券曾指出,考虑其依托于微信存在的特性,给予480亿至600亿美元估值。

强监管之下,估值何以翻翻

去年7月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奠定了强监管的基调,此后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成立,“一行两会”监管格局形成,以及资管新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办法以及非金融机构投资金融机构指导意见的即将出炉,都昭示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监管时代。

而鉴于蚂蚁金服、腾讯金融及京东金融等,都是互联网公司背景,并非国家信用傍身的国有金融机构,因此主流的观点认为,这样的监管环境有利于大银行、大保险公司等攻城略地、进场收割,对新兴玩家相对利空。

沿着这个逻辑,新金融巨头们的估值应该往下走,而不是大幅攀升,原因何在?

从券商对蚂蚁金服和腾讯金融的具体看法中可以找到原因。

如巴克莱研究报告显示,上调蚂蚁金服估值的主要原因:首先,蚂蚁在过去一年线下支付增长迅速;其次,受益于多样化的支付场景和其他金融服务的渗透,收入来源更加丰富;最后,全球化会推动蚂蚁金服长期增长。

对于腾讯金融,天风证券认为,腾讯以“连接”为切入点,其服务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在小微客户的覆盖不足,借几乎零成本的渠道优势,汇聚长尾成为全场景服务商。

因此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等巨头估值的逆势飙涨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强监管真正利空的中小玩家,对大玩家长期利好,无论是新兴巨头还是传统金融机构。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监管框架的确立,将导致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头部平台的优势会更加明显,也就是马太效应。

还要看到的是,在言必称牌照的监管环境下,蚂蚁和腾讯早已接近全牌照,因而更有利于在强监管环境下立足。

第二,永远不要低估支付的价值,尤其是作为基础设施的移动支付的入口价值。放眼全球,Visa、万事达和Paypal的最新市值分别为2567亿美元、1863亿美元和953亿美元,这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构成了极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在监管压力之下,新金融巨头加速向科技公司转型,其营收重心正在从toC的金融服务收入转向toB的金融科技收入,也就是商业模式正在从金融公司向科技公司靠拢。

回顾蚂蚁金服、腾讯金融等巨头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到,从科技出发、走向金融、再回到科技,巨头们在金融业务的锤炼中获得了高价值的数据和技术能力,由此有望成为新型的科技公司、平台型公司。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