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A股超短线“牛股”的秘密 藏在这家新三板公司里

2018-03-30 15:05:00

 

来源:挖贝网

在弱市里逆势收获两涨停,这件事在上市公司新雷能(300593)身上上演,“功臣”是新三板公司永力科技(830840)。

新三板公司控制权易主

新三板挂牌公司永力科技,自2011年宝安集团入股后,一直是后者的子公司。

3月28日,永力科技发布收购报告书,表明公司控制权已易主:上市公司新雷能花费2.6亿元,从宝安集团手里接过了永力科技52%的股权。

收购完成后,新雷能将成为永力科技的新控股股东。

停牌近两个月后,新雷能于3月27日复牌,股价收获二连板,今天再次收红。如此看来,市场还是看好这场收购的。

对新雷能来说,从停牌前的23亿市值,到二连板后的28亿,它用2.6亿元现金撬动了5亿市值,这次收购,看起来“不亏”。

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永力科技股东全部权益的评估价值是5亿元。意味着,宝安集团将52%股权作价2.6亿元转让给新雷能,直接采用了这个评估价。

并且,这2.6亿元股权转让款,还将被分成四期支付。其中一部分,需等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同意永力科技交易之后,新雷能才支付。

卖主看起来也没亏:宝安集团预计此次交易,能产生6500万元左右的收益。

如此看来,此次收购,是一笔“双赢”的买卖。这或得益于近几年永力科技业绩的增长。

业绩直逼上市公司

业绩上,新三板的永力科技直逼上市公司买主,并且每年的净利润率都明显高于新雷能。

3月26日,永力科技发布2017年业绩快报称,去年录得营业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是2622万元,同比增长16%,与新雷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去年,新雷能的营业收入是3.46亿元,虽比永力科技多出近两倍,但净利润是3560万元,同比下滑了19%,只比永力科技高出不到一千万元。

很明显,收购永力科技,并表后或将给新雷能的业绩增色不少。也许,这就是新雷能复牌连收两个涨停板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作为同行,二者间可发挥的协同效应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据了解,永力科技和新雷能,都是电源供应商,主营业务都是电源系统(功率一般大于 10kW)、模块电源的研产销。

不同的是产品的应用领域。新三板的永力科技,产品优势主要在海洋、舰船等领域,而上市公司新雷能,则在通信、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技术比较突出。

新雷能称,收购永力科技,两家公司可以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生产采购、质量管理等方面发挥协同效应。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可加强在高可靠电源及电源系统方面的整体竞争优势,快速进入大功率供配电电源系统领域。

而新三板公司,则可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资能力,拓宽融资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发挥产业整合协同效应,实现优势互补。

撬动上市公司市值增长的“功臣”

近两年,新三板被誉为主板最大的“并购池”,上市公司纷纷来这里“淘金”。

据Choice统计,2016年和2017年,上市公司成功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的案例分别为30起和67起。

而今年,第一季度还没过完,就完成了15起,月均成功案例正在不断增加。

这其中,有部分上市公司一提到“要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股价就应声上涨。

3月9日晚间,乾景园林(603778)发布公告称,与新三板公司汉尧环保(832915)签署股份收购意向协议,拟以现金3.5亿至4.5亿元收购后者51%至60%股权。

尽管汉尧环保2017年业绩下滑严重,净利润从2016年的1700万元下滑至2017年的180万元,同比下滑89%。

但据媒体报道,汉尧环保身上自带“雄安概念”、“节能环保概念”等光环。因此,上市公司买主复牌后,股价“先涨为敬”。

3月12日,乾景园林复牌,也是收获了二连板,三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30%,市值增长近9亿元。

虽然后来乾景园林澄清,收购具有不确定性,汉尧环保未在雄安开展业务,业绩也可能不达标,但乾景园林股价依然坚挺,第二天股价回调后,隔天再次强势涨停。

无独有偶,3月5日晚间,华意压缩(000404)发布增持新三板公司格兰博(837322)的公告称,拟以4.2元/股的价格,受让后者1775万股股份,将持股比例由55.75%增至68.42%。

2015年-2016年,格兰博净利润在1200万元左右。去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为1365万元,同比增长160%,相当于2016年全年的利润。

公告发布后,华意压缩第二天股价强势涨停,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为14%。

类似的案例还有津膜科技收购金桥水科、康旗股份收购敬众科技等,公告发布后,股价相对大盘上涨明显,3个交易日内累计涨超10%。

当然,虽说并非每份收购新三板公司的公告,都能撬动上市公司的市值,但从数据上来看,上市公司拟通过并购新三板优质公司,实现市值管理或业绩增长的热情,从未减退。

光今年前3个月,上市公司来新三板“买买买”的案例,就新增了20起。甚至,还有不少投资者在交易所互动平台上,主动向上市公司“荐股”,建议收购新三板优质公司。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类似的上市公司拟通过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实现小资金撬动大市值、并购推动业绩增长的案例,还将不断增加。

新三板的“造富”功能,正在不断向其他市场辐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