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缺药成为“两会”期间医疗领域绕不过的话题
短缺药成为“两会”期间医疗领域绕不过的话题。
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下称“鱼精蛋白”)、巯嘌呤等多款药品不时被曝出短缺,药品供给保障问题引发关注,如何完善短缺药供给系统,在会场内外,引发官员、企业、医生、学者多方讨论。
为解决短缺药品,国内已推出定点生产、市场撮合等政策,但药品涉及原材料市场、生产、运输流通、采购定价、临床使用、政府监管、疾病爆发等多因素,终未能系统化解决。
截至2017年11月,通过国家重点监测系统,列入短缺药品清单的139个品种中,有112个品种虽已解决,仍有27个品种还是短缺。
2018年2月1号,工信部等4部委下发通知,组织开展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小品种药,并将通过招投标选择若干家企业定点生产,改为通过申报与审评选定“集中生产”与“生产基地建设”。预期到2020年,实现稳定供应100种小品种药。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对《财经》记者分析,“定点生产能够有效的缓解燃眉之急,然而短缺药供给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仍需借助市场调节的力量。”
价格成首要焦点
用于患者呼吸衰竭的尼可刹米注射液,是急、抢救的必备药品。2016年前,每支药价格仅为0.44元,现在供货价涨到了6.98元/支,可依旧一药难求。
“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利润还不足以吸引更多的企业自发投入这一市场。”中国药科大学短缺药品课题组副教授李勇分析。
“原料药价格增长的原因,首先是环保问题导致部分品种供应紧张,其次是垄断销售和恶意控销增多。”在全国人大代表、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杰指出。
上游采购成本增加。随着近年环保监管力度加大,原料药企业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加强环保治理、搬迁改造,而一些管理不善、环保不达标的小企业则面临限产或停产,原料药生产。
河北、山东作为中国原料药及化工中间体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省份,也是环保整治的重中之重,石药集团、华北制药等10多家大型药企的生产都受到影响。
此外,对药品生产质量监管的提升,加速了行业洗牌,很多企业从资质上被拒之门外,部分原料药生产日渐集中,也有一些药品生产批号本就稀少,原料供不应求,价格攀升。甚至,有生产企业或中间商直接控制某个品种的全部原料药供应,涨价70倍都不足为奇。
令制药企业的日子更难过的是,药品销售价格却提升不上去,甚至要倒挂销售。
在药品集中采购中,地方政府会限制采购目录的具体品种、价格等,还有对地方药企的保护政策。药企为了进入采购目录,在价格低于成本时,有时也会硬着头皮上。
利润压缩了,低价药更难受到供应商的青睐,利润与销量的双重打击使得低价药“自然”被制药企业淘汰,这使低价药品大面积短缺。
“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在合理的价格体系内,才能持续保证供给高品质、有疗效的产品,所以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步长集团董事长赵超在也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蒋健建议,建立低价药浮动定价制度。即基于实际成本变化而定价,在保障企业利润的同时合理控制药价。
不过,价格调整并不是唯一良方,药品受生产性、政策性、机制性、投机垄断性四个因素左右。国家卫计委调研发现,短缺药大都是低价药和妇儿专科、急(抢)救药。
原因是对于这些药品生产的扶持配套政策还不完善,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
中国药科大学短缺药品课题组副教授李勇表示,“特别是市场需求小,企业有没有生产积极性的,需要通过定点生产这类方案及时解决”。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