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从日韩家电衰落窥探中国家电未来的艰巨考验

2018-02-28 19:50:00

 

来源:中国家电网

近年来,全球化快车道上的中国家电企业可谓是风生水起。

海尔集团收购了美国通用GE的家电业务、海信收购了东芝映像、美的收购了德国库卡、创维收购了德国老牌电视品牌美兹……随着大手笔的资本式出海并购,中国家电企业有了在全球化市场中赶超日韩,成为新东亚家电圈霸主的势头。

“日本制造”衰落,各大老牌子纷纷退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家电风靡世界各地。家电产业作为拉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造就了“日本制造”在世界市场的良好口碑。当时世界500强榜单上,有149家日本企业,更有多家日本电子企业进入前50,日立位列13,松下位列17,东芝位列36,索尼位列43,NEC位列48。当时的日本企业都曾创下辉煌的成就:1960年东芝生产了日本第一台彩电显像管电视机,被誉为日本的彩电之父;夏普开发了当时日本独有的高尖端液晶技术,被誉为液晶电视之父;当时的三菱电器更是买下了纽约的地标洛克菲勒中心。日本家电企业可谓是雄极一时。

然而时过境迁,伴随日本泡沫经济的崩盘,日本制造业开始走下坡路,而日本家电行业也不能幸免。早在2011年度日本家电行业的三大巨头索尼、松下和夏普就出现巨额亏损,其中松下的亏损额创造了日本制造业亏损额新高。这些家电巨头虽然进行了断臂式整顿改革,但依然未能阻止经营业绩持续下滑。

巨额的亏损加上庞大的债务,使日本家电开始逐渐退出家电行业。以东芝为例,2015年末,东芝将其在印尼的彩电工厂和一个洗衣机生产制造基地卖给创维;2016年,把以洗衣机、冰箱等主营白色家电业务子公司出售给美的,医疗设备部门出售给佳能;2017年上半年,同意以189亿美元将半导体业务卖给贝恩资本主导的“日美联合体”;2017年11月14日,东芝映像解决方案公司95%股权正式转让海信,成交金额129亿日元。海信电器将拥有东芝电视产品、品牌、运营服务等一揽子业务,及40年东芝电视全球品牌授权。现在,东芝已经开始转向社会基础建设业务,专注经营电梯等大楼相关业务和发电系统。

另一位日本家电巨头夏普则是因不堪繁重的债务,被鸿海集团以3890亿日元(折合35亿美元)收购了其66%的股份。与此同时,松下也退出在厨卫电器、燃气台灶、嵌入灶、热水器等领域的中国市场,放弃了等离子电视业务。

前车之鉴,中国家电巨头将面临何种危机

日本家电没落,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首当其冲的是,由于中韩的崛起,日本家电企业能在家电行业中利润不如以前那么丰厚了。

2004年IBM向联想出售夕阳产业的PC业务。当时大多数都认为联想用12.5亿美元完成了“蛇吞象”是笔好生意,貌似彻底击败了IBM。但不得不提醒,IBM当时正在进行有步骤地战略转型,因为他们深知软件企业利润率远远高于硬件及IT服务企业:2011年IBM软件业务总共为公司带来250亿美元营收,占总营收的23%;2013年达到291亿美元;2015年IBM方面表示,软件收入要占到公司总营收的一半左右。

同样,日本家电企业也明白这个道理。以索尼为例,2010年收购美国伊利诺伊的生命科学公司iCytMission科技公司,开始涉足流式细胞术业务,旨在将其众多的音像技术应用于备受期待的医学和生物学领域。而日立则是在2012年主动结束了有着56年历史的电视制造业务以及液晶面板和硬盘业务,大力发展健康、还有智能物流等新业务,很快恢复元气,当年的市值相当于夏普、索尼和松下三家公司的总和,成为日本家电企业转型的典范。

在多元化经营的策略下,松下、索尼等公司早已淡化“家电”标签,产业转型与战略升级更利于增强老牌家电企业的全球竞争力,他们甚至担心海外消费者仍然以老眼光视其为“家电企业”

此外,庞大的负债也是压垮日本家电企业的原因。当初夏普在被收购前,背负的债款甚至达到一兆日元,最后无法偿还,才被迫与鸿海集团沟通收购事宜。

现在,中国家电企业发展迅速,海信、海尔、美的、创维等等家电巨头也在崛起。同样的,激烈的竞争让中国家电市场已经变成红海,家电市场的利润也在逐步缩小,而在多次的并购下,许多公司已经有了数目不小的负债。倘若未来想要长久地维持公司的运转,中国家电企业现在则需开始考虑如何面对接下来所面临的挑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