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拥抱互联网 阿里成万达电影第二大股东
自《长城》之后,万达电影又一次上了头条。2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与万达集团签订战略投资协议,阿里巴巴、文投控股以每股51.96元收购万达集团持有的万达电影12.77%的股份,阿里成为万达电影第二大股东。
万达电影手握国内第一院线资源,在电影发行中具有极强的能量,2016年《我不是潘金莲》上映,王思聪与冯小刚关于排片的辩论,背后其实是万达近4000块银幕的底气。
那么为何在此时万达选择阿里入局,排除所谓的阴谋论,我们从业务上进行详细分析。
电影市场进入新常态 电影公司必须转型
2016年春节档《美人鱼》创下33亿票房纪录时,彼时电影行业正沉浸在"大跃进"的热烈气氛中。其后,《叶问3》被报导涉嫌刷票房,并存在通过金融衍生品套利的严重问题。
之后,《叶问3》引发理财产品挤兑,电影票房进入低谷期,当年票房仅达到457亿,同比增加3.9%。
2017年在将电商服务费列入票房收入后,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559.11亿,同比增长13.45%,仍然远低于2015年77%的增速。
虽然业内有乐观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已经走出瓶颈期,接下来又将进入快速上升通道,但我们经过分析,判断中国电影接下来将进入相当长的调整期。
中国电影票房上一个阶段的高歌猛进基本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银幕数的增加,尤其是二三四线城市开始成为重要票仓,总票房增速快于银幕数量增长,电影资源渠道下沉开始释放势能;2.线上售票公司的票补,2015年开始各大售票平台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票房补贴,动辄9块9的电影将本不属于电影主流观影人群的用户拉进电影院,造成了市场的虚假繁荣;3.金融衍生品助推造假,《叶问3》只是引子,此前几乎所有参与金融衍生品的电影都有涉嫌刷票房的新闻。
如今这三个因素呢?
2017年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稳居世界第一,在2012年银幕数仅有13118块,短短五年时间,银幕数增长了4倍。
但银幕数对观影人群的拉动力却在降低,2017年银幕数增长了23%,但观影人数仅增长了18%,五年时间票房增长将近两倍,也低于银幕数增长。
2015年,银幕数同比增长了31.4%,对中国电影总票房拉动额70多个百分点,但在2016年,银幕数增加32.8%,同期电影票房仅增长3.9%,即便在有所好转的2017年,银幕同期增长达到23.3%,也远高于13.45%的总票房增速。
银幕数对票房的拉动已经进入疲软期。
再看票补方面,据《北京青年报》报道:日前流出的一份内部文件透露,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2月15日至3月2日)春节档期间,各大片方将联手限制票补——全国影院票价(普通观众实际支付部分)不低于19.9元;在补贴的票数方面也有限制,单部影片不得超过50万张。
业内开始对票补进行限额,售票平台市场份额也趋于稳定。2015年票补达到40亿,2016年缩减到了15亿,2017年春节档各大售票平台拿出全年的30%的票补预算(王中磊语),最低糯米曾卖出6块6的电影票,换来了33.4亿元的票房成绩。
今年票补限额如若成真,对春节档将会是极大打击,考虑到各大售票平台票补力度的减小,票补对票房的拉动力也将式微。
自《叶问3》之后,电影票房金融衍生品化也进入低潮,刷票房、买票房行为也低调了许多。
就以上分析来看,中国电影市场仍然将面临相当长时间的调整期,而在这个调速换挡期,以往靠市场红利赚得盆满钵满的公司将要面临极大的压力,在业务上需要进行很大的调整。
万达电影为何现在需要互联网公司了?
根据万达电影2017年上半年财报披露,当期共有电影银幕4000块,同期中国银幕总数为4.5万块,占比为8.8%,为国内最大的电影院线。
同期财报也披露,万达院线票房总量为43.3亿元,占当期国内电影总票房254.6亿元的17%,万达院线用8.8%的银幕占比创造了17%的电影票房,其资产的优质属性显而易见。
但万达电影为何在此时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呢?
如前文所言,中国电影将在相当长时间处于缓慢增长态势,一些公司将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们整理了光线传媒的部分数据,做出以下图表。
根据上图不难发现,光线深受市场大环境影响,在高歌猛进的2015年票房和营收双双大涨,但在市道不好的2016年各种指标迅速回落,甚至出现负增长。
虽然2017年财报尚未公布,但在2017年上半年财报中,光线传媒的电影总票房仅13.83亿,不足2016年全年四分之一,虽然营收增长但毛利却减少了8.97%,原因在于在2015年基于对市场乐观的判断,对部分影业进行了错误的判断和立项,在票房增速变缓,毛利率立即缩水,如2017年被光线给予厚望的《大闹天竺》是第一个退出春节档的电影。
电影市场进入调整期后,以光线传媒为代表的电影制作公司面临严峻的发展问题,这也是光线要入手猫眼扩大宣发市场的主要原因。
在我们看来光线入手猫眼的本意不是持续看好电影市场,而是要在电影市场的调整期内转移主营业务,让电影宣发取代电影制作成为主要营收来源。
不仅仅是光线,老牌民营电影公司华谊兄弟也开始将业务重心向冯小刚电影公社以及手游迁移,在2017年上半年财报中,影视娱乐板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6.41%,但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营业收入19,814.15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7.54%,我们暂不讨论成败,华谊兄弟实际上正在进行变化赛道。
华谊和光线调整战略,但占据最优质院线资源的万达却十分不易,一方面院线处于高资产、高投入和持续性维护,这会很大程度上牵扯万达的经历;而另一方面,万达在此前进行了高调电影制作工作,随着行业的下行以及《长城》的失败而基本停止,今年春节档,万达电影仅有《唐人街探案2》。
电影市场若持续走低,必然会加大万达院线的运营压力,而在内容制作方面的裹足不前又让万达难以找到新的出路。
此次万达重新与阿里结盟,业务重心应该放在如何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全面盘活万达影业资源,因此,我们认为重心仍然会是在院线潜力挖掘方面。
万达此前通过收购时光网希望获得线上发行优势,但在上一轮竞争中,时光网已经基本与淘票票和猫眼不在一个竞争层面,与此同时,万达也在进行扩大非票房收入增长的调整,万达电影财报也一直在强调非票房收入占比的增长情况,在2017年上半年,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36%。
与阿里合作,重点也应从此入手。
万达有线下资源,阿里有线上流量,更有线上宣发平台淘票票,我们初步判断双方会在宣发方面着重发力。2017年,淘票票与《战狼2》合作宣发尝到甜头,与北京文化也签下战略合作,万达可借此成为扩大宣发收入。
无论与阿里进行何种形式的合作,万达此次与互联网企业结盟的出发点不会变,依然是在中低速的市场背景下的抱团求生本能,阿里此前与博纳和光线的合作也都称不上是成功,这次与万达结盟必定也是紧紧捆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