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航空领域新业态的“低空旅游”再次走入视野
进入2018年,作为航空领域新业态的“低空旅游”再次走入大众视野。2018年1月1日,北京华彬天星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彬天星”)率先开发了北京城区的常态化低空旅游航线,随即引来关注。然而,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低空旅游所需成本较高,受众较窄,市场还处于待开发的状态,此时推出高价低空游,受众能否买单还存在疑问。也有观点指出,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通航产业的发展,低空旅游市场仍具有较大潜力。
需求增长
在华彬天星推出低空旅游产品之后,受到了业界普遍关注。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这条航线的价格为1780元/人,3月31日之前的优惠价格为880元/人,基本可实现随到随飞。华彬内部员工对北京商报记者透露,此次应急保障和低空旅游线路的开通,主要客群是普通社会大众,采取薄利多销策略。
实际上,在中国,景点空中游览早已开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围绕景点开辟的低空旅游线路已有90余条,覆盖26个省市,其中海南省以拥有15条线路居首位,四川省9条位于第二位,浙江省以8条线路位列第三。
在采访中,华彬航空集团市场部副总监周潇晓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低空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以此前华彬航空集团旗下互联网平台“途飞飞”推出的北京鸟巢低空游览项目为例,一经推出立刻受到市场关注,在航线开通首日,有不少市民通过“途飞飞”App下单体验。随着我国旅游消费需求逐渐增长,目前低空旅游的潜在消费人群已初具规模。
随着通用航空的发展,多种形态的通航旅游在我国开始兴起。近年来,在产业融合政策和市场需求驱动下,低空旅游发展提速。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具备经营“空中游览”资质的通用航空企业共156家,其中,具备相应运行资质的企业123家,占通航企业总数(302家)的40.7%。
普遍亏损
虽然华彬天星此次推出的低空旅游采取薄利多销策略,但实际上,通航企业的运营远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
2017年12月25日,华彬天星的股票正式获批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然而,据公告披露,华彬天星2016年度、2017年1-6月的净利润均为负值。在背负债务的同时开展大型通航项目,华彬航空的“勇气”为业界所赞叹,但也备受质疑。
据悉,目前我国低空旅游的空域空管保障仍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审批。然而,空域及飞行计划审批难度大、周期长、协调难度大、报批情况难以把控等问题都制约着低空旅游项目的推进。不过,由于基础设施不足,保障能力有限,我国低空旅游市场推广十分困难,尤其体现在成本方面。业内人士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到,空中游览使用的航空器多为进口,购机成本和折旧费用较高。鉴于市场尚未成熟,客流量较低,持续性较差,多数企业还难以实现盈利。
据华彬航空集团内部相关人士介绍,华彬航空最初的目标就是建设通航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现有业务体系包括通航运营、通航维修、通航服务、飞机销售等。对于公告所呈现的亏损数据,华彬负责人还坦言,为建设通航战略投资性产业,在整个投资过程中,前期出现亏损是在所难免的。该负责人还指出,通航产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属于培育期,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国家补贴才能更好地生存。因此,投入和产出在通航产业发展中不成正比较为常见。
仍需培育
周潇晓认为,中国与美国空中游览最大的不同就是受众的需求不同。她进一步解释道,这主要取决于通航产业在两国发展历史和历程的不同。在美国大峡谷,游客选择空中游览更多是为了从另一个视角欣赏自然风光,而在我国则是首先满足消费者“飞起来”的猎奇消费心理,其次才是从另一个角度观光游览的消费目的。
面对这样的客群,周潇晓还介绍到,与世界上通航产业发展较成熟的美国相比,中国其实存在一定的市场发展限制。在美国,随时进行“空中游览”早已是常态,而对于中国来说,还在初级探索阶段。未来随着民航局和地方政府投资补贴政策的利好,航空消费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培育低空旅游消费热点,释放消费潜力,开拓低空旅游消费市场。在获取民间投资的同时,刺激低空旅游与其他行业的协同发展,降低低空旅游的成本,扩大市场竞争优势。
华彬负责人还对北京商报记者介绍到,由于国家对农、林相关产业的扶植力度远超于其他业务,公司必须在保证通航业态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寻找其他业务作为支撑“抓手”,通过商业类型业务的发展,维持通航企业的运营。
此外,也有专家提出,发展低空旅游,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据了解,目前,低空旅游正处于提速发展期,相应的运行规章、保障条件、运营环境等都亟待完善,在完善过程中,务必要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既要避免急于发展、超前发展埋下的安全隐患,也要避免因怕承担风险,为安全而抑制发展的情况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