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产业全方位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旅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大米的要求已由过去的“吃饱”转为“吃好”,优质大米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调查发现,在消费者需求发生变化和“稻强米弱”格局长期存在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米加工企业和种粮农民纷纷转向种植和加工优质米。当前,我国稻米产业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已全方位开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旅。
消费者:
只要口感好,稍贵一点没关系
江西省南昌市市民张爱菊近日来到位于南昌市洪都南大道上的麦德龙超市,挑选了一袋10公斤装的大米,售价为83.9元。“这个米口感不错,四块钱左右一斤的价格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所以我经常买。”她说。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江西、黑龙江两地走访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口感、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价格相对较高的优质大米随之受到市场欢迎。
在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天虹商场里,记者看到在售的大米主要分为5公斤和10公斤两种包装,其中5公斤装价格一般在30至50元,10公斤装价格大多为60至80元。此外,还有一些高端有机大米,5公斤装价格通常高达百元以上。商场导购人员介绍,消费者购买比较多的是3至4元/斤的大米。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大米成为很多消费者的新选择。
记者在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上检索发现,平台上有各种大米在售,其中销量较高的是一款东北大米,5公斤装价格为29.9元。在消费者评价中,“便宜”“实惠”“口感好”等成为关键词。同时,一些售价在5至6元/斤的大米也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超过这个价格则被认为“小贵”。
“过去,大家吃饭能填饱肚子就行,买的大多是2块多钱一斤的普通米。”江西省粮食局调控处处长刘龙恩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饭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选择3至4元/斤甚至5至6元/斤的优质米。此外,还有一些高端消费群体购买的是10元/斤左右的绿色有机大米。
加工企业:
不加工优质稻,企业难以存活
在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有一家名为九米空间优质大米体验店,尽管这里的大米比普通大米贵好几倍,但却供不应求,日均销售额达到25万元。
“对于我们加工企业来说,现在做普通米肯定赚不到钱,要做只能做优质米。”九米空间体验店的经营者、江西绿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凌继河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他们的主打产品“绿能2号”售价为7.8元/斤,经常卖到脱销。
业内人士表示,加工企业纷纷转向加工优质米,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则是“稻强米弱”格局下企业生存的必然选择。
黑龙江省大米协会工作人员陈殿文介绍,2011年以来,我国稻谷价格在国家托市政策的顶托下一直处于高位,而普通大米受低价进口米冲击却遭遇价格“天花板”,在这种双向挤压下,加工企业加工普通大米基本无利可图。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也发现,“稻强米弱”格局冲击的主要是普通米。江西田环粮食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熊细件说,现在普通米市场不行,但优质米依然较坚挺,“与三年前相比,我们销售的普通米减少了60%,但优质米每年在按15%的幅度增长”。
这样的市场格局让企业纷纷转向加工优质米。黑龙江省虎林市森林米业集团董事长林立娟说,现在当地许多加工企业都在抢长粒型水稻,“我们集团也安排两个米厂在当地按照订单农业的模式提供长粒型稻种,并负责稻谷回收”。
农民:
不调整种植结构,将面临“卖粮难”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研发现,消费者大米需求的变化和加工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已开始传导到上游种植环节。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改种行情更好的优质稻。
在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曾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的农民魏仕连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2100多亩水稻,其中优质稻比例占90%以上。“这两年,普通稻价格持续下跌,而且没人收,必须要改种优质稻。”他说。
业内人士介绍,受低价进口米冲击影响,近年来,我国普通稻购销持续低迷,加工企业由于亏损不敢收,国家连续多年启动托市收购也已“仓满为患”,不少农民种普通稻已遭遇“卖粮难”现象。与之相比,优质稻行情则更显好。
记者在江西多个粮食主产区调研发现,农民种植的江优、中优、昌优等普通稻价格低至1.2元/斤,而软粘、926、桂花粘等优质稻价格则在1.4至1.6元/斤。“在市场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已开始调整种植结构,种植优质稻。”江西省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局长范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