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需求持续上升 中国精准农业市场将有显著增长
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定制化方案,这些技术在今后将会是精准农业的标配。
日前,在中国化工集团旗下的农化巨头先正达举办的主题为“科技与创新”的博览会上,先正达企业事务部总监朱庆华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表示,中国发展精准农业所需的基础正在逐渐完备。
精准农业的兴起
精准农业起源于美国,肇始于GPS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随后通过运用数据科学和系统采集、解码信息,根据农地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精细准确的调整优化农业投入和相应管理措施,进行精准种植、精准灌溉、精准喷施等精准农业措施已逐渐成熟。
由于具有节本增效的属性,在市场需求的驱动下,农业巨头纷纷主动布局精准农业。先后于2012年、2013年收购了基于农业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播种公司(Precision Planting)及气候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tion)的孟山都就是其中之一。
孟山都公司亚洲及非洲区企业事务总监兼孟山都中国总裁高勇博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 农业已进入智能数字化时代,数据科学的研究发展正日新月异,大数据将成会下一次农业革命的核心。
以农化起家的农业巨头企业先正达对此也有切身认识。
来自先正达的朱庆华提到,种植者总是希望以最有效、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管理杂草和病害,而精准施药将比传统方法更快被接受,更具成本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政府的推动和法规的要求下,精准技术的更新换代将快速实现规模化。
在未来,高价值作物市场会成为先进的精准施药技术的早期采用者。具体来说,自现在到未来5年,可以实现以相机引导的机械化除草。未来5到10年,将会实现精准施药和微滴技术、侦查机器人等,未来10到15年,将会实现激光除草、喷雾机器人和无人机施药的高科技技术。
精准用药还包括种子包衣这项植保技术。
朱庆华提到,种子包衣技术用于包衣的杀菌剂、杀虫剂和杀线虫剂使用剂量只有传统喷施使用量的1/400,并且对种植者和环境都是安全的。它在精确靶标对象、降低用药剂量、保护环境安全等方面优势明显,是现代农业实现“预防为主”的重要植保措施之一,也是实现“农药零增长”的重要手段。
为小农户提供精准农业服务
值得关注的是,自从2013年,以9.3亿美金收购气候公司之后,孟山都重点发力旗下气候公司数字农业业务。
2014年,气候公司收购土壤测试服务公司Solum.2015年,正式推出Climate FieldView数字农业平台。2016年11月,收购欧洲农场管理软件公司VitalFields,正式进军欧洲市场。到了今年1月,气候公司首次对外发布了公司产品研发线,并公布超过35项数字农业最新研发项目。5月,宣布收购美国农业软件公司HydroBio,提供定制化的灌溉方案。
高勇提到,针对大农户研发的Climate FieldView数字农业平台拥有数据采集、可视化及分析的功能,并可基于数据分析为农民提供实时的肥力管理、品种与种植密度管理、病害诊断和确定、产量分析等建议。截止2017年,该平台应用农田面积达7.2亿亩(1.2亿多英亩),其中付费使用面积达2.1亿亩(3500万英亩)。目前,该平台已成为美国连接最广泛的数字农业平台,美国农民用户逾10万名。此外,该平台正拓展到加拿大、巴西、欧洲等更多区域。2017年,该平台覆盖了加拿大约300万亩农田,与巴西100名农民在600万亩农田上进行了测试,并在欧洲发布测试版。
谈及中国在应用精准农业技术方面的市场前景,高勇表示,中国以小农户为主,Climate FieldView数字农业平台目前暂时没有计划到中国来推广。但是,针对小农户的需求,孟山都也开发了相应的数字农业平台,例如FarmRise。在亚洲、非洲地区的所有国家中,中国农民的智能手机使用率是很高的。孟山都也在考虑继续拓展FarmRise平台的覆盖范围,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更多小农户提供数字化农业服务。
虽然从事精准农业不同环节的企业对这一技术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节本增效。先正达认为,精准农业的侧重点是通过收集有用的数据,并将数据转化为农民能够理解的有用信息,帮助他们制定决策的是农场管理系统。
朱庆华称,通过运用农场管理系统(FMS——Farm Management Systems),农民能够更有效率地运营农场,同时,保护他们的资源,比如土壤、水和生物多样性。另外,农场管理系统还能够生成农场的可持续操作报告,可提供给下游的食品链,因为下游食品链对于农场可持续实践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
他认为,中国在数字化技术领域的发展非常快,受持续增长的粮食需求和有限的农业资源等影响,中国的精准农业市场预计将有显著增长。此外,中国发展精准农业所需的基础正在逐渐完备,比如天气数据和机械化农业已有显著进展。不过,数字化农业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同时,也需要针对中国农民和农业的需求,进行技术平台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