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金融时代 券商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成本、效率、风控,自动化、便捷化、理智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化科技似乎越来越接近解决金融业所有痛点的那个正确答案。然而要看到的是,作为正当红的行业风口,智能金融科技以技术红利刺激市场爆发性增长的同时,也正深刻地改变着金融业的业态结构。早在美国智能金融刚刚头角峥嵘的数年前,牛津大学的一篇论文就预言,47%的工作将处于高危状态,会被自动化取代。而金融行业将会尤为突出:因为该行业是建立在高度信息处理上,工作到自受动化威胁的风险比任何技能型行业都高,超过一半的工作岗位将消失。再看细点,其中证券业首当其冲。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市场与业态,证券行业各方的思考与探索同样充满了紧迫与坦诚。2017年8月11日,由智能金融百人会、金融界、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联合举办的“大数据、智能金融与券商新业态”调研与专题研讨会在贵阳市开幕。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做了“数据是如何变为资产的?”的主题演讲,金融界、长江证券、中投证券、恒生电子、国信证券、湘财证券、方正证券等近三十家机构相关负责人参加与交流,共同分享实践经验,讨论从变化到应用。数据即资本,场景变优势智能化科技的成熟与大规模应用,代表着信息化时代揭开了新的篇章。数据价值的珍贵与独特逐渐显现,而这,又将大数据资源与技术,推向了时代发展中无可比拟的基础性地位。“我们突然发现在所有新科技领域当中,无论是AI,还是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这个概念,是用最直观、最形象的字眼,描绘了一个最抽象和最不可捉摸的新物种和新事件。”全国社保基金副理事长王忠民在研讨会上发表以“数据是如何变为资产”为主题的演讲时提出,“大数据代表着新的时代,因为它依靠科技,把人类有史以来出现的一切,全部转变为另一结构的数字化逻辑。一切的时空因此打通。”王忠民表示,当大数据打通一切时空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信息运用、传输、挖掘、汇集的边际成本无限接近0。他同时阐释了及时信息在大数据之所以为“大”中的重要性,提出了“正在产生的信息是原有历史信息的无数倍”这一概念。那么,在明确了大数据“大”之所在后,它又是如何真正成为财富的呢?王忠民说,这需要通过搭建不同的场景进行应用。通过对应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平台前后的场景端进行对比,不难发现之前的实际场景一定是“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社会成本大、参与方福利小”。无疑,随着新科技应用场景的出现,社会财富积累的速度确实大大提升了。然而,王忠民同时指出,对比中美两国在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的第一场景时会发现,“无论是搜索引擎还是社交网络等应用,我们的背后技术和场景基础逻辑架构全部都是美国的。”“我们正处在场景替代的一个历史时期。希望大家能能够走正确的路,赚分享的钱。”王忠民最后说。当新科技,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用在金融领域,又会产生哪些新的场景呢?金融界智能金融业务总经理何剑波在发言中提出,中国金融科技有所突破的领域,主要集中在支付清算、借贷、财富管理、零售银行、保险,以及交易结算等。其中,支付清算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状态。在诸多领域中,金融业尤其关注财富管理的领域,因此,一个人工智能科技运用在投资等财富管理领域的场景应用备受瞩目,这就是智能投顾。在实际市场中,智能投顾这一场景应用特别受到券商的重视。何剑波解释表示,这是由于目前经纪业务仍然是券商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纪业务的利润却一直在下滑。随着经纪业务佣金率的不断下降,券商们终于意识到,服务将是下一个吸引客户、提高收益水平的主要方式。而现在看来,智能投顾,将是券商提升服务,降低成本最高效的场景应用。智能金融时代,券商想要的究竟是什么?面对目前的发展困境与加速改变的市场,券商们的紧迫感显然是共通的。“我们经纪业务的比重大,现在占据整体收入大概6到7成。经纪业务受市场影响较大”国信证券监事会主席、发展研究总部总经理何诚颖在圆桌论坛发言时,开宗明义地表达了自己的心情,“我们想给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所以智能金融这一领域我们也是高度关注的。”但究竟选择智能金融的哪一个方面来作为突破口,何诚颖坦言,现在还在摸索中。国信证券在发展智能化科技中的策略是寻求发展最好的智能投顾平台合作。何诚颖表示,以国信证券在发展智能金融的实践经验来看,人才是最大的桎梏,而切实拿出产品,是现阶段最重要的目标。湘财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康也同样表现得感同身受。他说:“整个证券业现在也面临转型升级的过程,但究竟向哪个方向转,怎么转?还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智能金融肯定是一个方向,但具体会在哪个方面突破,大家都在探索。”在已经发展成熟的互联网金融大潮中,券商们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与资源,走过了一次转型升级之路。然而,当更多如区块链、智能化等新科技以如此快的节奏再次掀起一个新的时代时,券商们便有了“不知道哪个维度是突破点”的共同感受。但同时,李康提出,中国证券市场局面相对复杂,在体制改革困难较大的情况下,智能金融带来的科技革新红利,确实是证券业发展的一个稳妥的突破口。“关键是要把握一点——怎么样把概念、技术,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李康斩钉截铁的说,“券商是不是走在正确的智能金融发展道路上,还要看是不是达到了可持续发展与盈利的这一第一目的。把握好这个度,在这个目的下进行平衡,推进起来也就会快一点。”智能时代的领跑者——证券业证券业的基础是数字化,它与人工智能科技间天然具有亲和力。这一点,在证券业拥抱智能金融时代的积极态度中便可见一斑。“我自己有一些感受。我们发展了二十几年,但为券商服务这个角度来看,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并没有特别快地成长。现在其实是有些停滞的。”作为知名金融软件与网络服务供应商的决策层与业内权威,恒生电子执行总裁官晓岚在圆桌论坛上的发言坦率而直接。他特别提出,“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以智能金融这样的技术的因素施加影响,从而刺激产品创造价值的快速提升。”“对我们来说,在发展智能金融的现阶段中,光提概念已经不够了,必须要拿出产品才行。”据官晓岚介绍,在今年6月初,恒生电子就发布了在智能投资、智能数据、智能投顾、智能客服4个方面的智能金融产品。同时,恒生电子的第二批智能金融产品也有望在年底发布。对于智能金融产品的意义,官晓岚笑着表示,他也是不愿意谈“颠覆”的。他认为,智能金融产品带来的,一是帮助传统券商经营理念转型,二是解决中国股市散户行为严重的问题。“当交易所监控系统杜绝恶意炒作、内幕交易的时候,那就回归了价值投资的时代、先进工具的量化投资时代。这就是工具催生整个市场的转变。这个过程可能持续5到10年。这10年时间,留给在座各位的都是机会。”官晓岚如是说。然而,从发展历程看,智能金融却并不是国内金融业、证券业“一见钟情”的对象。何剑波在发言时介绍,智能金融在国内的大发展时期,其实是始于2016年的。但当智能金融碰到国内证券业时,与其在国外诞生发展的轨迹相比,悄悄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何剑波表示,国外在利用智能金融进行资产配置等投资时,大多是以投资ETF指数等为主的被动投资方式。在国内,除了同类型代表产品外,市场中的证券公司,还开始做另一类智能投顾,也就是证券交易的智能投顾。“因为,在中国讲证券业的投资顾问,更多是告诉大家怎么去炒股、怎么去选择股票、怎么去交易、怎么去控制风险。而不像国外以做家庭的资产配置方案为主。所以在国内出现了这么一种业态。”何剑波解释到。他进一步举例表示,金融界已更名为灵犀智投的智能投顾产品,最开始就是被动投资的配置型产品,主要采用被动型指数基金来做配置。今年以来,其投资组合平均取得8.47%的绝对收益,最佳组合的业绩更是达到了13.89%。但金融界还是决定将其在正式更名为灵犀智投的同时,升级为2.0产品,目的就是加入主动管理型基金。“其实国内这个市场上,大量存在的是主动管理型的基金。把主动管理型的基金也配置进去,才真正做到所谓的千人千面——就是每个人根据风险偏好不同,配置的比例各不相同,选择的标的产品也不一样,为每一位不同的投资者量身定制投资组合。”何剑波表示,升级为灵犀智投的金融界智能投顾产品,就是本着这样的目的形成的。在此次研讨会中,与会各方还就怎样的产品才算是成功的智能金融产品进行了讨论。对此,巨灵数据总经理成骏提出,从本质上看,经纪业务领域的智能金融是面向高净值客户的服务项目,成功产品的关键在于从如何增加客户粘度和贡献度方面入手,概括来说应具体做到精准二字。也就是产品的设计及实施始终以用户场景为导向,通过充分掌握用户信息并准确把握用户的具体要求,数据及产品的投入始终“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从而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市场需要。“从行业角度来看,智能金融的发展均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成骏说,“尽管我们无法获知智能金融的正确发展方向,但我们只要保证,一是打造持续学习型团队、提升自己的金融理解能力、人工智能处理技术和工作效率,二是让我们的客户获得更大的收益,不背离这两点,便不会偏离智能金融的核心发展轨道。”智能科技产品探索之路通向何方?那么,将眼光从证券业放的更广一些,智能化科技发展究竟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呢?“在当前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市场喷薄发展的同时,在网络中看不见的角落却存在着这样一种黑色产业链,也叫黑产。这是一拨专门通过发现各行业企业在开展业务中可以已被利用的问题,从而进行牟利。事实上,大部分的企业营销费用流入了这条黑色产业链,而整个黑产的规模甚至达到了千亿级别。”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祝伟的发言向大家揭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界。“我们就是一个独立第三方风控的角色。我们帮助客户与黑产做持续的攻防对抗,使企业能将资源与精力放在做业务增长方面。”祝伟说,“现在的黑产呈现专业化和团伙化,不断的做产业结构升级与技术更新迭代。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机器学习模型来应对变化莫测的欺诈行为,通过有监督、非监督的一些欺诈模型,才能更好的帮助客户将业务中的异常行为迅速抓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实时性也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已经能够确保在毫秒级别给出一个异常风险行为的识别结果。”同盾科技是专注于智能风控的一家企业。它主要通过云端,以SAAS的模式与企业客户合作。其公司愿景,是通过构建跨行业联防联控的诚信网络体系,以云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方式,帮助各行业解决实际业务场景中面临的欺诈和信用风险问题。同盾科技目前拥有员工超过600人,其中70%~80%都是在做技术研发与数据分析的。神州控股是中国最早从事智慧城市业务的公司之一。神州控股贵州事业部总裁周武说,神州控股在这几十年里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深网数据的采集。包括深网数据的分析挖掘及应用场景化的问题。“中国80%的数据都是政府的,而这80%的数据其实就是神州控股现在一直在做的深网挖掘的目标。”周武表示,建立在此基础上,神州控股得以参与支持了很多国家级的战略工程,如“十二金工程”、量子通信工程。甚至开放二孩政策,也是由神州控股提供的数据支持,这得益于神州控股十几年来在计生领域的数据挖掘与积累。而在贵阳市,神州控股也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起了第一个以其与北京大学共同开发的深网数据挖掘技术——“燕云DAAS”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数据汇集、分析、处理平台。这一平台运用API优化手段,打破了数据物理集中的桎梏,在做到数据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基础上,活化了数据利用。目前,这一名为“筑民生”的平台,在贵阳市政用、商用、民用等多层面已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政府治理监管、企业运营增效、市民办事出行提供着巨大的便利。大数据层面的产品应用同样令人瞩目。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执行总裁王叁寿表示,在实际应用层面,目前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熟运用的七大数据底库构成了一切服务的基础。其中包括基础库、风险库、宏观经济库、专题库、行业库、物联网数据库,以及互联网采集库。2015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的正式挂牌运营,是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截至目前,交易所交易流水突破了1亿元,交易会员突破1000家,链接数据源突破150PB,全国交易服务分中心11家。正是由于智能化科技的大发展,才出现了如同盾科技、神州控股、贵阳数据交易所这样致力于开发新领域市场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反过来,又运用产品开发,研发前沿技术、填补市场漏洞,又进一步刺激了行业进步。这样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发展,正是中国智能科技这一朝阳产业的鲜活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