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楚乔传》首播失利 慈文传媒业绩承压靠什么吸金

2017-06-20 10:52:00

 

来源:

慈文传媒2017年度大戏《楚乔传》,在《白鹿原》、《欢乐颂2》等热播剧的夹击下,首播收视率仅有0.841%,并因原著IP抄袭、画面抠图等问题引发不少争议。纵观慈文传媒近两年的发展,几乎每年都有一部十分抢眼的作品最终成为提振业绩的保障,今年背负着3.1亿元业绩承诺的慈文传媒,显然将宝押在了《楚乔传》上,但从目前的市场反馈来看,慈文传媒想借《楚乔传》达成3亿元“小目标”仍存在一定难度。

首播失利

改编自高人气小说《11处特工皇妃》,集结了赵丽颖、林更新等流量明星的电视剧《楚乔传》,却在湖南卫视首播开局失利。据CSM52城数据显示,《楚乔传》首播收视仅有0.841%,但同日播出的《欢乐颂2》,在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的收视率却分别达到1.955%、1.705%;停播又复播的《白鹿原》收视率也达到了1.081%,这让电视剧《楚乔传》背后的出品公司慈文传媒显得颇为尴尬。

作为国内首批被授予电视剧制作经营许可证(甲种)的民营影视公司,慈文传媒虽然成功出品过《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等众多高知名度的电视剧作品,但真正让公司名声大噪的,还是2015年出品的《花千骨》。最高收视率3.89%、平均收视率2.213%,这都是《花千骨》所创下的收视成绩,相较之下,《楚乔传》目前的收视率最高仅有1.48%,而原著作品被曝抄袭、画面抠图、配音与口型不匹配等制作问题也为《楚乔传》招来了不少差评。

中国传媒大学协同创新中心二级教授齐勇锋指出,电视剧在上映前通常都会进行大量宣传,而首播收视率往往体现着市场对电视剧作品的基本认可度,“《楚乔传》首播受到夹击,并与《夏至未至》、《一粒红尘》等新剧同期竞争,后续是否会迎来收视与口碑的爆发现在还难以预测”。

业绩承压

对接更大的资本市场是大部分影视公司发展的目标,慈文传媒也不例外。2015年9月,慈文传媒借壳禾欣股份正式登陆A股市场,并承诺2015-2018年,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5亿元、2.5亿元、3.1亿元和3.3亿元。

2015-2016年,慈文传媒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18.26亿元,同比增长73.2%、113.3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9亿元、2.9亿元;同比增长63.99%、45.63%。虽然整体业绩向好,但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2013年,慈文传媒净利润分别只有6700万元、7100万元,2014年依靠销售《花千骨》的版权,净利润猛增至近1.2亿元,这意味着,慈文传媒想要完成业绩承诺,每年都至少需要推出一部流量大剧来保证营收。

“今年,慈文传媒显然将完成3.1亿元业绩承诺的希望寄托在《楚乔传》上,但是公司一季度净利润仅为2857.13万元,还不足目标业绩的零头。”电视剧制作人刘先生指出,慈文传媒对《楚乔传》的投资占比为60%,这说明销售电视剧版权所获收益还需进行分成,而随着古装剧的制作成本越来越高,慈文传媒影视剧制作的毛利率也在不断降低,由此看来,慈文传媒想借《楚乔传》复制《花千骨》的吸金效应,或许还存在一定难度。

多元探索

在业内人士看来,慈文传媒的业绩压力主要来自于每年对单一热门IP的依赖。虽说将一个IP打造成爆款后,不仅改编的热播剧可进行二轮、三轮播放权出售,围绕这个IP开发电影、衍生品等多个产业链,也能让IP价值最大化。但慈文传媒若仅靠单一IP实现承诺业绩并获得长久发展,仍略显不足。

“爆款IP的诞生具有偶然性,若将公司业绩寄托于这种偶然性上,必然面临着一定风险。”在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举看来,慈文传媒的IP储备数量并不少,在主推重点电视剧项目的同时,也可以将优质资源向其他IP分散,探索细分领域下更大的消费市场,“电视剧的制作周期比较长,很多公司为了规避风险,会结合目前的市场现状对未来要播出的剧目做出前期预判,然而这样的预判存在误差,如果将大量的资源集中于某一剧目,却没有获得预期的市场反馈,将会极大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此外,相比起出品《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华策影视、推出《大唐荣耀》的欢瑞世纪以及坐拥《外科风云》与《欢乐颂2》两部话题剧的正午阳光等影视公司,慈文传媒前5个月尚无流量剧面世,“想要让IP改编电视剧形成长尾效应,慈文传媒应该对营销周期、播出档期等时间节点有精准的把控,才能进一步扩大市场”。齐勇锋强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