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含铌钢年产量突破5000万吨
“2016年,中国含铌钢产量超过5000万吨,位居世界之首;高附加值的含铌钢品种,从20世纪90年代的十几个发展到了今日的200多个,创造了世界钢铁历史奇迹。”在日前召开的2017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年会暨中信-CBMM(巴西铌公司)R&D项目报告会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苗治民出席会议并肯定了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的做法:20年来,中心作为中国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引领者,积极探索和实践产学研用一体化相结合的研发思路,对钢铁行业品种结构的调整升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上下游行业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他指出,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支持现有科技资源充分整合,实施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模式,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设计单位和下游用户协同创新,强化创新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R&D项目基本都是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联合项目,应该说该中心是产学研用创新模式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苗治民认为,中信金属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信公司)自1989年起与CBMM开展技术和贸易合作,在提供铌铁合金原料的同时,注重在中国开展铌的科学技术普及与含铌钢技术的系统开发和应用工作,难能可贵。自1994年起,中信公司先后设立中信铌钢发展奖励基金、铌钢科学技术进步奖、铌钢优秀论文奖、铌钢研究生奖学金并成立铌钢联合实验室。中心作为国内外科技合作的平台和桥梁,遵循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研发思路,先后设立百余项产学研用相结合的R&D科研课题,在西气东输工程用X70/X80管线钢、汽车轻量化及零部件用钢升级、高速铁路公路大桥等建筑钢结构、海洋工程、高性能现代铁素体不锈钢、电站用耐热不锈钢、高温合金等国民经济发展重要领域,开展了全方位、跨领域的钢铁及下游产业技术合作,均取得丰硕成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该中心不仅推动了含铌钢物理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品种开发,成为钢铁行业与下游行业合作和技术服务的平台,还为我国冶金行业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优秀的铌微合金化技术专家,更成为我国钢铁行业国际化合作和人才培养的一个平台,为中国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与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期望中心未来在“中国制造2025”、在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赵沛到会并指出,多年来,中心在中国钢铁工业与CBMM技术合作中,引领和推动了中国铌科学技术的进步。三方通过在微合金化技术领域的继续进步和创新,进一步推动了高强度、高性能钢材的研发与应用,既减少了国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促进节能、环保、减排,又顺应了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大势;既缩小了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又适应了整个中国工业升级的需要,顺应了钢铁行业产业升级和产能结构调整的大势;既帮助了钢铁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环境友好的差异化产品,又顺应了钢铁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需求。
赵沛希望中心和CBMM继续致力于服务和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和每一个战略客户的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及商业模式的创新,以铌微合金化技术为纽带,为政府、钢铁行业、下游用户及协会、研究机构及国内外专家继续搭好这个国际化技术合作、交流的大平台,强化多领域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链联盟,以国家战略、经济发展及市场的导向为要求,为钢铁和下游行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整套解决方案。他还希望中国金属学会和中心在国际交流、微合金化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广泛和良好合作关系能继续保持,共同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信公司总工程师郭爱民总结了该公司2016年的工作:中心从2001年到2017年的16年间,共设立近100项产业链研究项目及超过150项技术推广项目,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了1亿元。如今,中国铌钢年产量居世界之首,就是对中心辛勤努力的最好回报,也令国人自豪。2016年,中心完成了下列主要工作:完成技术研发项目12项,技术推广活动24项;组织代表团参加重大国际会议8次;组织或协办学术研讨会13次;出版《微合金化技术》杂志4期,在《中国冶金报》上发表专题报道25篇;组织国际专家与中国钢铁、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技术咨询和技术交流80余人次;评选出“中信铌钢优秀论文奖”6项;通过评选,北京科技大学、钢铁研究总院、东北大学和武汉科技大学共45名研究生获得铌钢奖学金。
此外,中信金属公司高级顾问MalcolmGray博士荣获2017年度中国政府颁发的“国际合作友谊奖”。38年来,Gray博士与中信公司一起致力于铌微合金化技术传播,为我国冶金工业发展和管道建设,尤其是在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生产技术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从申报的500多位外国专家中脱颖而出,获第3名。为此,Gray博士还受到李克强总理接见并接受马凯副总理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