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中国企业需警惕“跨界”太大的转型

2017-03-20 10:53:00

 

来源:

在中国经济进入下行周期之际,产业面临升级和去产能双重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又已变成资本净输出国,企业在海外配置资产的需求旺盛。在这样一个时点,中国企业的转型问题变得尤为急迫。FT中文网近日采访了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合伙人、曾为多家中国企业提供过转型咨询的陈兆丰先生,请他畅谈他对近年一些令人瞩目的转型案例、大型国企转型、以及国家“指挥棒”作用的观察。以下为访谈实录:

FT中文网:中国企业转型有哪些常见的路径?每种路径分别适合什么样的企业?

陈兆丰:我认为企业转型有三个维度:横向、纵向和跨界。横向转型就是把产品和服务做横向扩充。比如海尔从只做冰箱,扩充到洗衣机和其他白色家电,再扩充到所谓“3C产业”,就是集电脑、通讯和消费电子在内的资讯家电产业。纵向转型就是企业不再只局限于产业的某一个环节。比如在制造业里,仅做加工贸易增值较少,可以往产业链上游扩充,从事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产品外观包装,也可以往下游扩充,涉足品牌建设、渠道建设,从传统的OEM变成ODM、OBM。中国有好几家过去从事服装加工的厂商,比如安踏、361度、七匹狼,现在通过自有设计和品牌,在这方面实现了比较成功的转型。

跨界转型,可以是跨行业的界,也可以是跨地域的界。比如制造业企业可以做和设备相关的融资租赁,转型投资进入金融领域。比如制造业企业与互联网合作,或直接投资互联网+。再比如最近几年的O2O,把线上和线下连接起来,零售商做电商是其中最典型的。地域扩展最典型就是“走出去”海外市场发展。

这三种方式中,横向和纵向转型更容易,也更常见。跨界转型就要注意,因为企业可能不熟悉新的市场,比较容易掉入陷阱。比如有些中国企业去海外做了很大的并购,但因为事先调研不足,或者预判失准,后来亏得很厉害,特别在一些资源型项目,或者是一些大型基建项目上,我们已经看到不少失败的案例。

FT中文网:在中国企业转型案例中,万达是令人瞩目的一例。它从一家地产商转型到娱乐、内容和体育领域,到底有没有优势?

陈兆丰:我觉得万达的转型至少已经成功了第一步。它最早做住宅地产,发现竞争很激烈,快速拓展有难度,就转去做商业地产,开发万达广场,并且在多个城市复制。然后它发现商业地产是一个重资产、重资本、重投入的产业,一个万达广场少则投入几十亿,多则上百亿,钱从哪里来?融资成本又那么高。而且盘子越变越大时,管理上也会面临挑战。同时它发现,商业广场要吸引人流,一个办法就是开电影院,而中国的电影院线还不是特别发达,于是它就去投资了美国的AMC,全球排名第二的院线。然后它又扩展到电影产业的更上游,投资电影制作,去给院线提供内容。接下来它又发现,要在文化创意产业占据领导地位,第一必须是国际性的,第二又要针对中国市场,所以它去投资了美国电影制片公司传奇影业,又在青岛投资了影城,希望在中国造出一个“东方好莱坞”。可以看到,万达转型的第一步——从商业房地产为主,到文化创意产业为主——已经成功了。根据它公布的数据,它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业务收入,已经超过整个集团的50%。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