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中国车市震荡自主品牌剧烈分化

2017-03-14 10:48:00

 

来源:

几家欢喜几家愁。2017年3月初,伴随着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量等最新数据的公布,自主品牌剧烈分化的现实越发清晰,吉利、广汽、上汽、江淮、北汽、一汽等这些消费者眼中熟悉的国内主要车企的自主品牌喜忧各异。

2017年以来,汽车市场震荡,无论是断崖式下跌还是冲天式上涨都已成为常态,自主车企面对的正是更加严苛的未来。

自主品牌分化剧烈

早在2004年的两会期间,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预言自主品牌的发展一定会成为主流。十三年荏苒,虽然各大车企对自主品牌产品和市场的理解各有不同,但自主品牌已逐渐成为了各大企业战略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占领自主品牌的市场高地也成为了企业家们的共识。

然而春冬之间,一线之隔,行业发展的背后是机会,而竞争的反面便是优胜劣汰的故事。在购置税退坡、春节等不稳定因素导致的市场震荡之下,自主品牌分化趋重,马太效应在车市中愈演愈烈。

3月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了2月份乘用车市场分析数据。根据2月份国内销售综合数,在自主车企方面,长安汽车、吉利汽车位列榜单第五、第六名,长城汽车位列第七。吉利已经超越长城,并进一步缩小了和长期保持自主第一的长安之间的差距。

吉利汽车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17年2月,吉利共销售汽车88976辆,同比增长167%。2017年前两个月,累计销售约19.16万辆,同比增长约105%,完成2017年全年销量目标100万辆的19%。其中仅新帝豪和博越两款轿车2月销量就达到了4.09万辆,占总销量的45.9%。

除了吉利,广汽传祺也凭借32856辆的销量,迎来“开门红”,实现同比增长135.8%。2017年前两个月,广汽传祺累计销量7907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85%。

有优等生,也有相对表现差的同学。3月7日,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有关2017年2月销量的自愿性公告。公告显示,北京汽车旗下的自主品牌销量都有较大幅度的下滑:SUV同比减少7.91%;轿车减少98.98%,仅卖出1辆;MPV减少68%;交叉型乘用车减少44.07%;新能源汽车减少41.82%。本年1~2月,北汽自主品牌销量同比下滑约43%。除了北汽,江淮汽车的销售数据显示其新能源汽车领跌,2017年前两月江淮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超四成。

自主表现看两个“轴”

“一是都抓住了SUV的细分市场,二是都在产品上比较用心。”罗兰贝格执行总监舒畅对第一财经记者总结目前表现优异的自主品牌的共性。他分析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之前投入比较大的自主品牌在最近这一两年上来得都比较快。”舒畅指出,自主品牌汽车从用心去做一个平台直到产品量产出来一般需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舒畅指出,吉利其实做产品、做技术都用了几年时间,最近的产品从平台到发动机等关键技术都是和沃尔沃同平台,吉利的努力使其轿车产品在市场上表现也比较抢眼。别的长安、广汽等自主品牌的成功也主要是因为近几年在产品上的用心,并且抓住了SUV市场。而表现差的自主品牌在品牌产品规划上都没有抓住。

在舒畅看来,目前消费升级,中国消费者的选择也在增多,但是他们也不是一味追求合资品牌和国外品牌,只要中国自主品牌有优点也会被选择。“现在市场上很多消费者的确会想:我是买自主品牌车大一点、配置高一点,还是合资品牌车小一点、配置低一点。”

舒畅认为,对于国内车企可以通过两个“轴”看其自主品牌的表现是不是好:一个是它的销量,另一个则是它品牌的好感度。舒畅认为,有不少自主品牌消费者对其知晓度很高,但好感度并不高。

事实上,有一些自主品牌也很努力,注意抓好感度的,通过相对高端的车型往上走,慢慢抓销量,但是自主品牌很多企业资金底子相对薄,做品牌需要大量地投入,这样的努力很多不是太成功。比较成功的是在产品上花力气做好,有一个比较大的销量基础,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拓展一些高端品牌,从而把两个“轴”都做上去。

“轿车是国内竞争比较白热化的汽车细分市场。”对于最近很多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数据的不理想,舒畅分析说,国内合资品牌的轿车是全球销售,这些车企的研发等成本可以分摊的范围非常大,和国内自主品牌比较有很大优势,而国内车企在自主品牌轿车方面较难打造出技术比合资品牌领先、配置比它高的产品。

而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的后发优势,舒畅并不很乐观。他表示,之前有预测分析,到2025年,比较理想的情况是新能源汽车占整个汽车市场的25%份额,这也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舒畅表示,现在来看,很多国外车企没有把它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国内进行投放,一方面是成本因素,车本身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是整个新能源车市场在中国是法规政策推动的,有不确定的因素,一旦排放等政策推进,成熟的国外企业也会对应推出其储备的产品,“待到那个时候,中国国内的自主品牌不一定有优势的。”舒畅说。

合资需反哺自主

事实上,除了吉利等民企,很多依托有合资品牌的国有大集团的自主品牌发展也冷热不均。2016年,广汽传祺上演了“传奇”,全年产销38万辆,同比增长96%,增长速度领先。目前,广汽传祺对广汽集团利润贡献度也已超越同门部分合资品牌。

而一汽自主品牌的产品推进则相对缓慢,主力车型跟不上市场节拍。虽然一汽旗下目前有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和一汽马自达等合资板块,但是一汽自主品牌并没有获得合资车企的很多核心技术,使得一汽自主板块一直以来都是其发展的短板。在核心技术层面,一汽自主品牌的三大件——底盘、发动机、变速箱此前主要依赖进口,并没有掌握自己核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和吉利等后发的自主品牌相比,一汽无论是在产品布局还是核心技术上都有所落后。

“吉利是李书福自己当老板,线条比较清楚。”独立汽车分析师钟师对第一财经记者感言,吉利利用沃尔沃的都是最新最好的东西,消化后再用在吉利的产品上,像博越等车型,做出来都像模像样的,消费者比较认可。

在钟师看来,广汽在消化学习合资品牌方面最务实,算是一步一个脚印。广汽通过合资锻炼了大量队伍,真正在合资中学习了核心技术,通过模仿性的练习,越做越有感觉。“他们在合资中比较实际,磨合得很好,和外方相处融洽,彼此吸收技术做得比较好,外方也愿意扶一把。”钟师说。

钟师指出,一汽和德方曾经一度搞得很僵,一汽想直接拿外方的东西来用,而大众和丰田对一汽把自己的东西看得比较紧,合作气氛欠佳,“不像上汽和通用之间那么融洽,互相心领神会,上汽搞自主品牌,通用更愿意支持一把,虽然账上面也得算,但上汽和广汽与外方关系都不错。”

钟师进一步表示,北汽的情况是此前胸怀大志,有很多想法,但北汽原来底子比较弱,存量不足,合资的也年头不长,十几年来通过整合资源发展,比较吃力。比如人才需要从外引进等,导致北汽的自主品牌汽车开发力量不够,像绅宝等车型都不太成功。

一般来说,国内汽车集团和合资伙伴比较少有技术上的共享,国外品牌并不愿意把技术等共享给国内品牌。合资车企的分工是国内方管市场营销和渠道,国外方管技术制造和产品,然后再进行分成。技术核心部分的共享与否,要看合资协议里是否有强调,以及双方的意愿。

对于自主品牌的未来,舒畅直言,国内汽车自主品牌从车企的角度将会经历一场非常大的洗牌和整合,现在国内自主品牌的车企从量上和单个企业的竞争力上还是偏弱,这些企业未来会进行一轮整合,整合完后未来会出现两到三家真正的自主比较强的集团,“未来,这些成功的自主品牌企业通过技术积累,以及和国外企业的合作,出来一个新车型将不光在中国热卖,在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也会受到追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