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逾7000亿理财创纪录 再融资监管或趋紧
上市公司手握大量现金,没有给投资者丰厚的分红,而是用来购买理财产品,且“愈买愈大”。记者查询数据统计获悉,2016年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了包括银行理财、结构性存款等各类存款、证券公司理财产品、私募、信托、基金专户以及逆回购等理财产品,总金额达7268.76亿元,两项数据分别较2015年增长23%、39%。
2017年元旦至今,这种理财风仍在继续。另据统计显示,天量理财资金中,来源于募集资金的比例超过一半。有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后,又将这些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不仅降低了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甚至助推了市场资金的脱实向虚。”
这也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今年1月20日,证监会明确表示目前再融资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并不十分缺钱的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导致公司募集资金大量闲置,最终变成理财资金或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意味着,后续对再融资的监管或将收紧。
逾7000亿理财创纪录
根据数据显示,2016年有767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几乎占据了A股上市公司的1/3。且总金额达7628.7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近40%。其中,银行理财产品认购金额达5526.24亿元,占比72%。
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无论是参与家数还是涉及的金额都较2015年出现大幅增长,创下了A股历史新高。另据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数据显示,与2015年比较,2016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家数同比增长了41.54%,累计购买理财产品金额同比增长67.70%,平均每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金额则同比增长18.48%。
更有8家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中国神华、新湖中宝和温氏股份位居前三,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分别达到310亿元、277.2亿元和254.1亿元。
而就购买理财产品次数而言,二六三、恒生电子、建研集团、厦门钨业、浙江永强、紫金矿业6家公司2016年累计购买次数最多,分别为284次、267次、242次、196次、131次和118次。
2017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依然热度不减,仅2月6日一天就有安德利(603031.SH)、弘亚数控(002833.SZ)、金洲管道(002443.SZ)和易事特(300376.SZ)等4家公司发布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
一些刚上市的“菜鸟”也加入到理财的队伍中来,1月19日登陆中小板的翔鹭钨业(002842.SZ)2月8日发布关于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公告称,2月6日召开的董事会临时会议、监事会会议审议通过了相关议案,同意公司在不影响募资投资计划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额度不超过1.5亿元的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保本型金融机构理财产品。
资料显示,今年1月份,翔鹭钨业以11.42元/股IPO发行2500万股,募集资金2855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3748.63万元后,净募集资金24801.37万元。按照公告拟使用额度上限1.5亿元测算,其占翔鹭钨业IPO净募集资金总额的比例超过了六成。
从时间上来看,翔鹭钨业提出购买理财产品的动议距离其上市时间未满月,仅有20天。如果按交易日计算,翔鹭钨业在上市后第10个交易日抛出了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
对此,翔鹭钨业董秘办相关人士回应记者称,“会严格按照《募集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使用募集资金,募集资金将仅专项用于公司本次公开发行既定的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由于短期贷款一般为到期偿还,公司会在贷款到期时间内偿还银行贷款。”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粗略统计,从2017年元旦至今(2月15日)A股已经近300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了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涉及金额为逾800亿元。
左手融资右手买理财
另据权威媒体报道,2016年理财产品认购额中,资金来源于募集闲置资金、自有资金的比例分别为58%、42%。实际上从上市公司理财资金来源上看,理财资金占募集资金比例近半的比比皆是。2016年1月上市的贵人鸟募集资金净额8.82亿元,4月份就拿出其中不超过4亿元购买了短期理财产品。
无独有偶,平潭发展(000592.SZ)2月4日公告称,2017年内将会使用部分闲置募集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的最高存量额度不超过11亿元,在上述额度内资金可滚动使用。而根据平潭发展的公告,2015年底公司才刚刚进行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总额为20亿元。
对于理财热原因,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公告中都解释称是,“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原则,为提高闲置募集资金使用效率。”
一位四川上市公司的高管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由于实体经济近两年不振,许多行业都陷入困境,募来的钱如果按部就班地用于项目建设或是扩大投资,短期来看,只会使亏损面扩大。与其把钱闲置在账户中,还不如拿来购买理财产品,至少保证还有一些收益。”
不过,许多投资者却认为这只会让人对公司经营能力产生怀疑。四川一位资深投资者同时也供职于一家券商的人士告诉记者,“股民投资股票,是想获得比银行存款、银行理财更高的收益,上市公司大笔募集资金投资理财产品,甚至主要利润就靠理财产品,那投资者买股票干什么,完全可以自己直接买理财产品。”
而在上市公司的理财大军中,甚至出现了靠理财盈利支撑公司业绩的现象。2016年上半年的智度股份(000676.SZ)盈利为8700万元,它购买16亿元的理财产品,按照其公告的年化2.7%计算,也会在2016年报中给公司增加4480万元的收益。
甚至有些上市公司一边定增募资、一边买理财。2016年9月14日中国动力发公告说,将对最高额度不超过80亿元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投资保本型投资产品,有效期不超过12个月。而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的2016年半年度营业收入仅为94.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也就是说,这家公司几乎将85%的营业收入都用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
对此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上市公司买理财在合理限度内不违规倒也无可厚非,若是长期过度投资理财而荒废了主业是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而且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超半数来源于募集资金这种现象极为不正常,应该密切关注。”
董登新称,“理财产品并非稳赚不赔,去年以来一些实力强和规模大的国企都出现债券违约,而且还有一些信托产品因为不能兑付产生很多纠纷,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又有相当一部分流向债券、信托,上市公司投资理财的风险亦不容忽视。”
再融资监管或趋紧
另有资本市场研究人士指出,“目前融资难、融资成本过高,这是制约社会上一些企业发展的瓶颈,上市公司从投资者那里募集资金,不用还本付息,本应利用这个绝对优势尽快将企业做大做强,创造更多财富回报股民,上市公司却将宝贵资本购买理财产品,是对资本资源的巨大浪费,是脱实向虚,对此必须严格规范。监管部门应收紧上市公司再融资政策以及募集资金使用政策,防止上市公司浪费宝贵资源。”
董登新还指出,“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以较高成本接纳了理财资金,只能通过委外等方式将资金转给非银金融机构,非银机构通过复杂的交易结构在银行间市场加杠杆博取收益。加大了金融风险,促使资金加速脱实向虚,与直接融资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背道而驰。”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管理层的关注,今年1月20日在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明确表示目前再融资市场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并不十分缺钱的上市公司过度融资,导致公司募集资金大量闲置最终变成理财资金或者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还有就是融资结构不合理,定增募资占主导,配股和债券募资占比较少,募集资金使用多变,随意变更募投项目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按照网上发行日期计算,A股市场共计进行了248宗IPO,募资总金额仅为1633.56亿元。而再融资方面,按照发行日期计算,2016年A股市场共实施增发737起,均为定向增发,计划募集资金15813.46亿元,实际募集资金15245.30亿元。同时,实施配股10起,实际募集资金172.58亿元。A股市场整体融资规模达到17051.44亿元,超出同期IPO融资规模10倍以上。
此外上述资本市场研究人士还撰文指出,“再融资过程中,利益勾兑、热点炒作导致二级市场热捧,定增股价涨上天,扭曲了资本市场估值和定价机制。同时,也有上市公司利用募集资金超溢价并购标的,输送利益。”
对此,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公开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采取措施限制上市公司频繁融资或单次融资金额过大,健全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现场检查制度,督促保荐机构对在审上市公司再融资项目进行复核。同时,有必要对现行再融资制度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评估,予以优化调整。总体考虑是严格再融资审核标准和条件,解决非公开发行与其他融资方式失衡的结构性问题,发展可转债和优先股品种,抑制上市公司过度融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