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氨纶大涨难掩行业低迷龙头企业利润继续缩水

2017-02-09 10:22:00

 

来源:

近日,浙江诸暨华海、新乡白鹭、江苏泰光等多家企业集体上调氨纶价格,各品种涨幅在每吨1000元-2000元不等。最近大宗商品价格普涨,氨纶涨价预期上升,自去年四季度以来部分企业累计调涨幅度近10%。

“节后氨纶市场价格普涨,其实主要原因是成本面压力的推动,原料价格走高,包装费用、运输费用等成本也增加,氨纶厂家不得不提涨。此外从年前开始大宗商品很多原料产品都在涨价,相形之下氨纶的涨幅与增速都较为平缓,另外,此次涨价并非需求好转所致。”卓创资讯氨纶分析师张晓雪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相关企业也表示,原料成本上升和市场库存偏低是此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行业仍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下游需求呈现疲态。而在此之前,氨纶需求增量主要为纵向增量,由下游扩产等需求带动,现在是横向增量,主要源自氨纶用途变广,织物添加比上升等因素。

氨纶素来被称为纺织品的“味精”,主要应用于生产针织和机织弹力织物,能显著改善织物的使用性能。作为周期早于整体经济的化工品种,早在2011年二季度,氨纶行业就已经面临下滑。近几年,氨纶行业周期性明显减弱,呈现扁平化特征。而回溯2016年氨纶行业的变动,从上半年价格触底到年末的生产成本增加掀起涨价潮,尽管稳中有动但依旧难掩氨纶行之中业企业利润堪忧、处境艰难的低迷态势。

卓创资讯提供的数据显示,2016年四季度以来,氨纶原料PTMEG和纯MDI价格高企,PTMEG10月均价为12350元/吨左右,12月均价为13763元/吨左右,涨幅在11.4%;纯MDI10月均价为22071元/吨,12月均价为23308元/吨,涨幅在5.6%左右,致使氨纶成本面压力不断增加。

据了解,氨纶的主要原材料PTMG和MDI占到生产成本70%左右,长期的上涨势必对成本造成较大影响。此外,年内人民币贬值、煤改气、物流运输费用增加、包装费上涨等都使氨纶生产成本压力加重。

第一财经记者通过梳理氨纶行业三家上市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发现,华峰氨纶、泰和新材、友利控股对于2016年年度经营业绩的预计均不乐观。另外,“行业竞争激烈、下游需求不足、氨纶市场供过于求”等因素都被列为导致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上述三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氨纶上市企业中,除了泰和新材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正值,其余两者皆为由盈转亏。而在一年之前,三家公司的营业收入合计达52.21亿元;净利润合计3.77亿元。其中,华峰氨纶2015年营业收入达25.47亿,净利润达2.54亿,均位居行业第一,华峰氨纶的年产能为11.7万吨,占据较大市场份额。

在公告中,华峰氨纶指出2016年预计亏损3亿~3.5亿元,原因主要是受2016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4512.17万元影响。泰和新材则在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中泰和新材指出由于氨纶行业竞争激烈,销售均价同比下降导致业绩出现变动,因此预计2016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47.47%~-36.97%,预计盈利区间为0.5亿~0.6亿元,而去年同期则为0.95亿元。

无独有偶,友利控股在1月25日发布业绩预亏公告中表示,2016年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1433.09%~1737.80%,亏损约3.5亿~4.3亿元,2015同期则为0.26亿元,利润缩水严重。友利控股在公告中这样解释业绩变动的原因:首先,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4,856.25万元;其次,国内氨纶市场供过于求,下游需求持续低迷,氨纶产品的销售及净利润均低于去年同期。

“整个氨纶行业总体而言目前依旧是供需失衡的,由于前期扩能明显,但近年来下游终端纺织行业需求表现一般,所以整个行业的供过于求是没有较好改善的。”卓创资讯氨纶行业分析师张晓雪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行业景气度我个人认为不能算理想,因为供需矛盾是比较突出的。另外下游需求面跟季节关联度较高,分时段来看,可能保暖方面需求好些,或者泳装方面需求好些,但是下游终端都是产能过剩的。”

针对行业低迷,企业盈利状况欠佳的现状,提高产品的差异化率成为成为很多氨纶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行业龙头企业华峰氨纶曾指出提高差异化率是公司今后一个主要的发展方向,在保持普通产品市场的同时,积极研发新的差别化产品,提高差别化产品比重,以优化产品结构和盈利结构。

“实际上现在新投产的都是以差异化为目标,此外当前企业也有针对技术的改良、产品性能提高等方面的举措。氨纶行业利润确实欠佳,但是每个厂的情况不同,有的厂家成本比较高,车间需要改造,有的厂家成本还好,或者兼顾上游原料的装置,相对来说比较有优势。”张晓雪认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