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跻身GDP万亿俱乐部 成为中国第11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
尽管2016年的完整经济数据还没有披露,不过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已经提前发布了自己的2016“年报”。
这其中,南京市市长缪瑞林在1月召开的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披露,预计南京市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5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大关。南京成为江苏省第2个、中国第11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
这一成绩的取得,也意味着江苏区域经济格局的重要改变。此间的一大背景是,在改革开放后,靠近上海的苏南地区凭借外向型产业的发展,经济也随之高速发展,多年来苏州和无锡GDP分列江苏一、二位,作为第二经济大省的省会,副省级城市南京由于外向型城市较低,只能屈居第三,被坊间戏称为“苏小三”。数据显示,2006年,南京GDP只相当于无锡的82.6%。
但这一格局在过去的10年来尤其是近5年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外贸出口受阻,外向型经济发展也随之放缓。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入到转型升级新阶段后,南京所拥有的科教文化、地理交通等各种资源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树华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认为,省会城市的科教文化资源雄厚,各种高端生产要素在省会城市的聚集度比较高。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产业、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的过程中,一些高端要素资源必须要配套,在这个过程中,省会城市比非省会城市往往更有优势,省会城市的服务业占比也会比较高,具备了更强的辐射周边地区的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部地区的崛起,作为长江重要港口的南京比苏锡常更贴近内地市场,与安徽、湖北等地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在此消彼长中,两者的差距不断缩小。南京至2014年更是首度超越了无锡,上升至江苏地市经济总量第二位。近两年南京更是再接再厉,在不断扩大对无锡的领先优势的同时,与苏州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
在南京之前,全国已有10个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其中,2006年、2008年、2010年,上海、北京、广州相继“入万亿”,2011年,“万亿俱乐部”涌入四位成员:深圳、天津、苏州、重庆。中西部的武汉、成都则在2014年携手进入。2015年杭州跻身其中。
从城市级别来看,目前的11个万亿俱乐部城市中,包括了4大直辖市、6个副省级城市,以及唯一的地级市苏州。从区域来看,东部8个、中部1个,西部2个。具体而言,长三角4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和南京,可见长三角城市群不愧是我国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城市群。长三角之后,珠三角、京津冀和成渝各有2个。
从分布的省份来看,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和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各有2个入列。不过,虽然各有2个,但广东的两座城市广州和深圳2016年的GDP分别达到了1.95万亿和1.93万亿,正在向着2万亿大关迈进,把江苏的两个入围城市苏州和南京甩下了不小的距离。当然这其中的一大原因在于相比江苏,广东的区域发展十分悬殊,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广深两座一线城市。相比之下,江苏经济发展更为均衡,GDP超过5000亿的城市更多。
在南京之后,还有哪些城市也将迈入万亿行列?这其中,目前经济总量位居各城市第12位的青岛最为接近。尽管青岛还没有发布2016年的具体数据,但此前12月青岛发改委表示,前三季度青岛市生产总值增长7.7%,高于全国、全省1和0.2个百分点,全年总量有望突破万亿元。
数据显示,去年青岛GDP达到了9300亿元,若按照前三季度青岛的8.5%的名义增速来看,则全年下来将达到10090亿元。
除了青岛,中部的长沙也正在向万亿靠近。长沙市两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6年长沙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达9250亿元,增长9.4%。若按照近年来长沙经济高速发展的态势,则2017年长沙有望突破万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