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破解2017中国宏观政策难题:压缩政府支出来减税

2017-01-19 09:13:00

 

来源:

给企业减税、增加政府支出、降低财政赤字三者犹如站在跷跷板上,想要保持平衡不可能同时站在一侧。

政府给企业减税降费势在必行,如何平衡好政府支出和财政赤字成为2017年宏观政策一大难点,而这背后又是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压缩政府经济支出,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压缩政府支出来减税

据中国政府网,近期,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在座谈会上,对征求意见稿中关于今年要减轻企业税负的表述,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表示认可,“我非常赞同报告中的一段内容,就是政府将继续推动减税降费,但减税的来源不是增加赤字,而是同步降低企业税负和政府支出。”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要实现减税降费这一目标,政府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增加支出,这就需要政府举债提高财政赤字。另一个是压缩支出,这可以控制财政赤字规模,甚至降低财政赤字率。

“高培勇认为,目前中国实际财政赤字率远高于3%,如果继续大规模提高赤字率来减税,可能带来财政风险,透支未来。因此他建议通过压缩政府支出来减税,控制财政风险。”冯俏彬称。

2016年中央预算报告将财政赤字率由上一年2.4%大幅提高至3%,财政赤字规模扩大至2.18万亿元,新增的5600亿元在适当增加必要财政支出的同时,主要给减税降费提供空间。

高培勇去年11月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2016年中国的财政赤字率名义上是3%,这只是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并未考虑4000亿元政府性基金赤字,决算的时候财政赤字率会突破3%。

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丁爽根据2016年官方预算基础数据,测算出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合计财政赤字为GDP的3.8%。而若按国际通行口径,中国实际财政赤字率还将超过3.8%。

冯俏彬认为,一味靠政府举债增加财政赤字来给企业减税,并非长久之计,这只会透支未来,积累财政风险。不过我国的财政赤字率还有适度提高的空间,在当前稳增长和促改革的背景下,积极财政政策若要继续发力,就需要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和压缩政府支出综合施策。

在上述座谈会上,对于减税降费的空间来自哪里,李克强说,政府要真正与企业“同甘共苦”,真正过“紧日子”。

他要求,要进一步压缩一般性公共支出,进一步提高支出效率。“压出来的钱用到哪儿呢?就是要用来给企业减轻负担!”总理说。

砍经费、推广PPP来减支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社保这类民生支出很难压缩,只能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经济支出。

近些年,国务院加大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厘清与市场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可以直接减少政府支出。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教授诸大建曾给第一财经记者举例,以前政府掏钱建公共自行车来方便市民出行,但由于办理手续复杂,自行车停放不方便,多数是赔本买卖。摩拜单车等共享单车公司的出现,就解决了这一民生问题,还不用政府出钱。因此政府应该思考哪些事情由市场来做,哪些是政府来做。

冯俏彬表示,目前行政事业经费还有压缩空间。随着预算管理越来越严格,一些项目经费支出也要挤水分。

财政部部长肖捷在部署2017年财政工作时强调,要改变支出项目只增不减的固化格局,大力压缩国家及各级政府行政部门的经费支出,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减少对绩效不高项目的预算安排。

冯俏彬认为,近些年政府加大预算绩效管理,强化了绩效问责,一些绩效差的项目直接被压减,这可以压减政府无效支出。

2016年初,财政部在中央部门预算编制中,明确要求中央部门所有项目均需编报绩效目标;同时,对153个中央部门的2024个一级项目逐一进行“面对面”审核,真正做到“预算编制有目标”,初步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中央部门绩效目标及指标体系。

冯俏彬表示,继续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利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可以减轻财政支出压力,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同时还能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11月30日,PPP入库项目10828个,入库项目金额约13万亿元。

此外,地方也在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方式来提高财政资金效益。2015年以来政府引导基金数量和规模呈现井喷现象。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6年9月,我国政府性引导基金规模已经达到3.3万亿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