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4个城市公布控烟执法财政预决算 控烟执法困难呼唤国家立法
12月16日上午,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发布了《全国18个“无烟城市”控烟执法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公益行动报告(2016年)》(以下简称“报告”)。
在今年9月举行的第十一届亚太控烟大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表示,我国目前已有18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性控烟条例。
从今年8月起,北京市义派律师事务所向全国18个已实施控烟法规的“无烟城市”申请控烟执法政府信息公开,历时3个月,形成了报告。总共发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81份,提出821项申请事项,法定期限内获得了16个“无烟城市”的答复。
据了解,向18个“无烟城市”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事项主要包括:2015年控烟执法数据(如检查场所次数,对场所、对个人处罚数量等)、2015年控烟执法效果评估和监测报告、2015年控烟执法财政预算和决算、2015年控烟执法工作遇到的困难等。
报告显示,缺少专项控烟执法经费或执法人员不足、单位或场所不配合以及落实控烟措施劝阻不到位是政府控烟执法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另外,地方性立法层级不高的弊端,也在执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来。报告认为,地方性控烟法规已经不能满足中国控烟形势的需要。
控烟执法信息透明城市比例增加
作出答复、至少公开了一项政府信息的城市,报告称之为“控烟执法信息透明城市”。
2016年控烟执法信息透明城市16个,占全部18个“无烟城市”的89%。2015年控烟执法信息透明城市12个,占全部15个“无烟城市”的80%。2016年比2015年控烟执法信息透明城市比例增加了9%。
其中,北京市、西宁市、广州市和深圳市在透明度排名上并列第一,银川市、兰州市垫底。
在戒烟服务上,广州市、天津市、克拉玛依市、哈尔滨市、绍兴市、深圳市、长春市、唐山市、南宁市、青岛市、北京市、福州市、鞍山市等13个城市答复开展了戒烟服务,西宁市答复称未开展戒烟服务工作,上海市和杭州市对此项未作明确答复。
在控烟执法工作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报告信息方面,哈尔滨市、长春市、北京市、克拉玛依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鞍山市等8个“无烟城市”答复称开展过控烟执法的监测和评估工作;杭州市、天津市、绍兴市、唐山市、南宁市、西宁市、青岛市、福州市等8个“无烟城市”答复称未开展此项工作。
报告指出,开展控烟执法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工作的“无烟城市”比例过低,有待改进。
公开2015年月度或年度控烟执法工作报告的城市只有8个,分别是哈尔滨市、北京市、西宁市、上海市、杭州市、福州市、广州市、深圳市,其他“无烟城市”未对此事项作出答复。
报告指出,2016年“无烟城市”控烟执法信息透明度整体较好,比2015年有所提高。“但是,兰州市、银川市虽经反复沟通,仍未依法对信息公开申请作出答复,令人遗憾”。
仅4个城市公布控烟执法财政预决算
上海市、杭州市、天津市等12个城市对此项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未作明确答复或对控烟执法财政经费未单列支。
唐山市(3万元)、北京市(713.71万元)、广州市(8万元)、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5.4万元)4个城市答复有控烟执法专项财政经费。
报告对此分析,由于对问题本身理解的不同,可能导致行政机关统计口径不同,进而影响到他们所公开的信息。
“但根据法律规定,被申请行政机关对申请事项不清楚的,可以邀请申请人重新描述,申请人并未收到行政机关此类回复、要求。无论如何,控烟执法财政预决算是控烟执法财政投入,其数额对控烟执法工作至关重要,而有无统一的预算科目、有无专门列支,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部门对于控烟工作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从信息公开情况来看,此事项有待加强。”
戒烟服务欠缺 部分“无烟城市”控烟执法数据过低
在执法数据的统计上,报告认为,由于各个城市面积大小、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绝对数字”的说服力不高,因此采用了“(万)人均”作为标准。
在发放、张贴禁烟标志数量上,上海市(每万人760.24份)、北京市(每万人826.01份)、深圳市(每万人1351.63份)得分位列前三甲。
报告披露了万人均控烟志愿者、监督员协管员数量,其中天津、南宁、绍兴市只有笼统的“多人”,唐山市每万人0.03名志愿者、协管员,福州市每万人有0.07名志愿者、协管员。数值较高的为:杭州市,每万人6.40 名志愿者、协管员;北京市,每万人6.63名志愿者、协管员;深圳市,每万人7.72 名志愿者、协管员;上海市,每万人16.94 名志愿者、协管员。
在戒烟服务人次上,北京市占绝对优势,每万人的覆盖率1488.85人次,其余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