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促进商业银行自我转型 六大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从最高层到各相关部委的制度设计和协调层面已经达成高度共识,全力发展绿色金融。
然而商业银行作为践行绿色金融的主体,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绿色项目外部性的内生化、期限错配、缺乏绿色定义、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风险分析能力缺失等问题。因此,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下,如何发挥商业银行的能动性成为关键。
绿色金融促进商业银行自我转型
“发展绿色金融为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提供了机遇,未来商业银行需在绿色金融风险管控和产品创新上集中发力。”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遥认为,金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核心要素,商业银行是实践绿色金融的重要主体。在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肩负着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务的基本职能,通过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和产品服务,调配资金和其他资源,广泛运用于绿色、低碳领域的项目,并可通过其所提供的一系列金融服务与资金支持,对其所支持的企业与客户施加影响,甚至有能力左右项目最终是否能够得以施行起到支持绿色发展的重要作用。从目前的发展态势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意识到了绿色发展,投身绿色金融的责任,并在逐渐完善、提升相关能力。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苏剑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商业银行是个企业,正常情况下没有义务承担社会功能或者政策性功能,所以应该设法设计一个机制,使得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与其盈利性一致。在缺乏这种机制的情况下,不能指望商业银行提供绿色金融服务。当然,中国的商业银行不是纯粹的商业银行,可能会执行一定的政策性任务,这就需要政策扶持或协调。”
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以及其他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相关利好扶持政策的出台,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逐渐实现自我转型的抓手。在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政策红利刺激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投身于绿色金融事业当中。
风险管控和产品创新是绿色金融发力重点
目前,不少银行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领域加速布局,争取占领市场先机。以兴业银行为例,兴业银行已具备绿色金融相对完善的组织架构、产品体系和专业服务能力。其在绿色金融债发行方面的具体做法如已制定项目属性认定标准和流程,建立起整套绿色信金融体制机制,已具备对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量化评价体系,已订立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制度等。兴业银行在今年初成功簿记发行境内首批绿色金融债券,实现了国内绿色金融债券从制度框架到产品发行的正式落地。自首单发行短短半年多以来,我国已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已达750亿元,占全球同期发行量的1/3,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业务开展之初要明确问题和挑战。”王遥告诉记者,目前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的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包括:绿色项目外部性的内生化、期限错配、缺乏绿色定义、信息不对称以及环境风险分析能力缺失等问题。此外,目前商业银行的绿色金融产品发力点,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的绿色融资需求上,但对小企业乃至每个社会个体绿色金融需求识别不足,相应的金融产品创新也没有充分进行。
解决上述问题,单靠商业银行自身解决远远不够。监管部门、行业协会、征信部门、学术机构甚至媒体等都应加强政策协调,保持信息沟通与对称,共同应对和解决商业银行面对的一系列挑战,通过出台政策细则进一步激励绿色金融发展,为银行的环境风险管理和分析提供更高效、集中的数据资源,以此来构建良好的绿色金融“生态圈”。其次,要善于发现机遇并勇于创新。在绿色发展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红利已愈发明显。商业在发展绿色金融中所能获得的实际利益除声誉效应外,还包含着“盈利”属性。此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优化,银行也可以通过绿色金融,破解自身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实现资产结构优化,抓住发展机遇,促进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将逐步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行业及客户结构,传统银行支持的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是亟须转型的行业,而新能源、生态环保等行业,则是绿色发展方向。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产业结构也必将随之而调整。此外,绿色产业属新兴产业,涉足节能减排等低碳项目领域的以中小企业居多。因此,商业银行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将伴随着吸纳新客户及客户结构的调整,这为商业银行调整优化自身业务结构提供了机遇。此外,绿色发展以节能环保为重点,将推动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变革,例如绿色建筑和住宅、环保汽车消费等将成为新的消费模式。届时,对银行而言,绿色发展将渗透在业务与产品竞争中,成为银行业新的核心竞争要素之一。
为此,商业银行要勇于进行绿色创新。包括创新业务运作模式、绿色金融产品服务、风险管理方式和定价能力。通过发行绿色债券、发放绿色贷款,为绿色业务提供融资租赁、财务顾问、资金账户管理、基金托管等业务。目前,一些城市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思考“自下而上”地推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未来,各家商业银行有必要组建绿色金融业务团队,乃至设立绿色金融部门,在绿色金融风险管控和产品创新上集中发力。
六大方面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估算,2015-2020年我国绿色发展的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2.9万亿元,绿色产业通过债券品种由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需求巨大。
王遥认为,要引导资金投向绿色、低碳领域,归根究底需解决的依旧是其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问题。也就是说,如果投向污染性项目会带来较大损失,而投向清洁项目的投资风险降低,投资收益较高,金融主体自然会改变其投资行为。当前绿色发展融资缺口的填补必须依靠多样化的金融手段与融资机制,需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领域相关政策机制,通过贷款、私募、投资、股票发行、债券、保险等方式改进金融和金融服务,简化绿色项目评估认证程序,为绿色项目提供财政税收支持、增信担保措施以及业务行政管理上的奖励措施等降低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改善其收益性和流动性,才能激发投资需求,逐步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交通、绿色建筑等绿色产业,更好地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拥有全球最为完善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国家之一。”王遥表示,未来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设,还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继续推进。
第一,加强政策法规体系的建设。环境风险的内生化是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个必然性的条件。例如,建立贷款人环境责任制度,强制相关公司披露环境信息,推广强制性环境责任险等。
第二,优化政策指引和行政审批程序。通过进一步贴息和担保机制、完善绿色债券指引、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建立审核评估程序中的绿色通道等措施鼓励绿色投资,激发投资热情。
第三,不断进行绿色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创新。如大力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融资租赁等绿色金融产品及碳金融、水金融等环境金融工具。
第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明确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判断标准,提高绿色资源的高效配置,增强责任投资者的绿色投资意识。
第五,加大国际合作和传播力度。分享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经验,并向国际介绍中国经验。在国际战略合作中坚持绿色金融原则,进一步推动国际国内绿色金融市场规则逐步走向一致。
另外,从实践角度,绿色金融体系最终还需落实到地方。地方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还要靠“自下而上”,并且因地制宜。要结合经济结构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当地产业发展来推动,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杠杆作用和乘数效应,利用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进入绿色金融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