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中国

大市中国 > 国内 >

定增取消传闻在业内引起极高关注 真相到底是什么?

2016-11-24 11:17:00

 

来源:

“定增要被取消”的传闻,令市场人士炸开了锅。

和今年5月传言跨界定增被叫停时的情况一样,该消息尚未得到监管部门的证实,就已在业内引起极高关注。先来看传闻内容:

再融资规则可能会有很大变化,准备启动修订模式。鉴于机构勾结上市公司、大股东、各路资金,用非公开发行融资、并购重组等行为无规则无底线,可能会停定增模式,设六大再融资条件,对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项目效益、融资间隔时间、主业关联度等提门槛,提倡配股、公开发行等模式,控价控量控节奏。监管政策将发生重大调整:鼓励公开发行(IPO的节奏会超乎想象的快),严控再融资和重组。

要求融资间隔一年;不允许变更投向;鼓励配股、公开增发;不建议甚至取消非公开;鼓励市价发行;融资规模限制……

对于这些内容,不仅监管层没有出面证实,投行人士也认为不可能取消,但是定增变味、脱离了监管初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他们认为审核从严会是大趋势,监管层是要清掉汤里的老鼠屎,“而不是连汤一锅倒了”。

变味的定增

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权益类融资主要有三种方式,定向增发((非公开增发))、公开增发、配股。其中定向增发要求门槛低、操作灵活、定价方式灵活,在审核程序上也相对简单,目前已成为资本市场上最重要的股权融资方式,其他方式则早已被边缘化。

今年以来,定增规模已超过1万亿大关。投中研究院统计显示,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328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定增方案,融资金额总计8220亿元。与之相比,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完成的定增融资规模为2857亿元,而2014年、2013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也分别仅仅只是2738亿元和 2112亿元。

定增操作无非两种目的,一种是借壳上市;另一种就是上市公司利用非公开发行,将其控制或者有利益关系的未上市资产装入上市公司之中。

这不仅使得一些原本为垃圾的公司变得成为所谓的“壳资源”,而受到市场各种资金炒作,也会在资产注入过程中引起上市公司股价的大幅炒作及波动,最终损害中小股东以及散户投资者的利益。

此外,这种操作还引发包括消息不对称、利益输送、定价有失公允等问题,而这一切或早已偏离监管层的初衷。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在最新的保代培训上,证监会发审委员就明确指出“非公开发行现在已经脱离了当时设置这种融资方式的初衷。” 一位保代表示:

定增是给上市公司中亏损的企业一个机会,可以依靠定增扭亏为盈或注入资金,但是后来发现变味了。

上一页12下一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